disease wrote:
這層樓蓋這樣快這樣...(恕刪)
首先先介紹妹子的車子資料如下:
1. 車型:skoda yeti 1.2 TSI
2. 購買時間:2010.11.29
3. 購買金額:88.8萬(台幣)
4. 保固期:二年
5. 行駛里程:55852公里
6. 故障日期:2014.11.18
7. 故障里程:53039公里
8. 故障發生狀況:當日早上開車在十字路口突然熄火,就發不動,由拖車拖回原廠維修。
9. 原廠說法:因上次保養時有建議更換零件(應該是版友說的正時鍊條張力器)未更換所導致。
10.未更換原因:更換它須破費一萬多元,小資家庭怎能負荷,小孩正小、錢難賺!
附上原廠維修紀錄佐證,如下圖:


(上圖維修紀錄中包含五萬公里保養項目)
個人認為,甚麼車會在未滿四年,才五萬多公里的引擎正時鏈條會出問題(我上台Nissan sentran 180 開了26萬多公里也從未調整或攻換過),所以台灣skoda應該好好正視此問題,其他同款車型,甚至用同顆引擎的vw集團車款應一併檢討,而不是把一個號稱百年車廠因自己設計不良或瑕疵,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應該不是優良企業長期經營之道!
一樣是進口車,為何差這麼多,僅提供自身2013 RAV4 一至五萬公里保養紀錄,證明它一個月的銷售量是妹子車子一年的銷售量之實力!但妹子的車子保養一次,我可以保養五次!





台灣SKODA如果想在台灣車壇爭得一席之地,應該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下提供簡單SWOT分析,僅供參考!
一、優勢:
1.價格具競爭性
2.安全配備完整
3.行銷廣告優異
4.同屬VW集團,資源共享
二、劣勢:
1.因同屬VW集團,它有的瑕疵你也跑不了(如變速箱)
2.設計瑕疵,未主動追回更換竟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妹子的案例)
三、機會:
德制工藝、百年車廠是核心主軸,非口號,精益求精,完善後勤制度才是當務之急(納智捷是很好的一個案例~不斷精進)
四:威脅:
1.消費者0800反映問題,回原廠竟遭冷漠待遇,人員訓練待改進!
2.網友問題反映,原廠未澄清說明,老是一些打手酸文,造成反感!
3.後勤服務不加強,類似案例再現,將嚴重威脅公司商譽!
最後再給台灣SKODA一個良心忠告,因為你們非製造商,只是代理商,你們能做的不只是要把車賣好,完善的後勤服務才是你們生財及生存之道!善待你們的客戶,因為他們會免費幫你們打廣告!祝你們生意蒸蒸日上囉!加油!
機油一罐也差不多在5~600,
墊片那些,也都在百元上下,
頂多就是火星塞一顆要8百多,貴了些,
但SAKODA是渦輪引擎,我想火星塞應該跟自然進氣的不同吧,
或許外廠的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價格,
而且樓主也沒說明養的里程,
SKODA是15000KM保養
TOYOTA是10000KM保養,
兩者差了5000KM,
我覺得還OK,就保養來說,T牌並沒便宜太多,
再來了樓主拿了張SKODA一大堆維修零件的保養單據,
去比對T牌的基礎保養單據,
我不知道這有什麼意義,

要就比對細項收費,這樣才合理吧!
然後請更新你的資訊,
2015年起,已不再是太古代理了,
現在是福斯自己進來賣車了,
只是保修服務,給太古及原配合廠作業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