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013 wrote:只是不曉得是業務個人還是教育訓練的原因, 家人問到後座攏起太高, 中間不容易坐人,業務竟然說歐洲車都會比較高, 因為有個筋骨貫穿全車, 這樣才安全!絕口不提扭力樑, 這真的會讓人無言了... 這個隆起跟扭力樑無關 是為了塞四傳的傳動軸
ccc013 wrote:只是不曉得是業務個人還是教育訓練的原因, 家人問到後座攏起太高, 中間不容易坐人,業務竟然說歐洲車都會比較高, 因為有個筋骨貫穿全車, 這樣才安全!(恕刪) 德系車都是這樣的設計!業代講的沒錯!如此的設計, 有兩個目的:1. 更高的車體保護性, 這設計可以增加車體的抗扭性.2. 讓底盤平整 ,高速行車不會[漂] . 排氣管可以走這裏 ,四驅的傳動軸也是!一般自日系車升級上來的消費者 ,都會覺的底盤平整最好用.因為日系車以都會行車為主, 不需考慮這麼多!
01的文章一向我都是看看而已,但是這一篇,讓我想起某個角色說的話,也忍不住來留言「如果思考是人活著的證明,那我真的很懷疑你是不是一具屍體。」有人買車只看底盤嗎?那只看Logo買車的,根本盤子...。B牌雙區恆溫、後座冷氣出風口都要選配,然後跟N牌共用底盤,就能賣到150萬??那這樣怎麼不買N牌就好,根本CP值爆表,底盤也超好跟B牌一樣。不是要特地嗆N牌,也不是刻意要筆戰,而是某些人回文的邏輯,讓我覺得很神奇,這就跟前幾天在FB社團看到有人拿Fabia combi的後車箱跟SCALA比,也很莫名其妙,如果底盤代表一台車的價值,那N牌的T開頭車型真的是超完美的車。喊1.0爬不上山的,可否請教大俠,您是哪一朝代的人???ŠKODA Citigo 1.0自然進氣上合歡山的大有人在,不要說唬你,請自行加入Citigo的FB社團,就有人分享,還教你怎麼開上山。現在往回看,就可以數一下有幾具的喪屍在回文了。再來回到SCALA吧,有人說電動尾門很雞肋,這見仁見智吧,我就覺得很便利,當你搬重物時,甚至我自己有小朋友,當手上一堆東西時,就不需要多餘的力氣再去把後尾箱掀起,這價位的車子沒半台有,而且昨天到展間整個乘坐感,大腿支撐性佳,我去坐我朋友的T牌Auxxx,前後座大腿支撐性不佳,每一台車訴求的價值不一樣,用在不同需求的人身上,價值也不一樣,我就希望能有個電動尾門、開起來舒適、穩定、安全、空間又大,你給我雙A臂懸吊、B牌的底盤,我也是無感,那這一台車對我而言,就不是我能認同的價值。然後這篇文章再戰就算了,還有人特地再開另一篇文章繼續戰,好像怕別人不知道,如果「太多的巧合就有可能是陰謀」,那麼「太多的刻意就有可能是寫手門事件再起」,那ŠKODA Taiwan可能要注意了。
allen_yeh wrote:這個隆起跟扭力樑無關 是為了塞四傳的傳動軸 不過Fabia始終沒有四傳的版本Scala也不見四傳的規劃但後座底板隆起仍舊很大個人推測是底板強度設計的考量目前沒找到Scala的車身結構圖但有Kamiq的,或許和Scala相似,可供參考Kamiq底板中央隆起處用了全車強度最高的鋼板(Press-Hardened Steel)代表該部位很需要強度隆起的造型可以貢獻一定程度的強度
allen_yeh wrote:Skoda 公開發售(恕刪) 有一點好奇市售200多萬4驅的fabia是哪一台?WRC比賽車和市售車大概只有那個外殼一樣底盤留突起除了留下4X4的彈性我覺得只是設計上的習慣車子滿座5人的機會相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