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Skoda Kodiaq後保桿沒內鐵?!

已訂車,等車中.只跟業務藥行車記錄器及踏墊,業務還一直說還要甚麼再跟她說,後來又要她加滿油就好,說這些只是要表達看重它的安全性也喜歡這品牌的感覺,折價少沒關係,我凹的不多是希望趕快給我車比較重要
但這幾天看到沒內鐵的消息.心涼了半截,偷這配備賺不了多少,但對整各品牌信用是大有殺傷力的,我的底限是原廠不免費裝上就退訂,台灣的代理真是輕忽我們現在對安全性的要求
簡單來說, 保桿有內鐵在遭遇8km/h以下撞擊時會比較不容易壞, 通常是為了適應美規還有部分國家的法令需求
其他國家, 包括日本, 只要求保桿有5km/h的承受力, 所以有的並沒有內鐵, 就算有內鐵, 承受力也是比較低的那種, 還不見得能承受8km/h的撞擊

保桿有內鐵, 能將撞擊力分送到大樑一起承受(一起拖下水), 所以在遭遇略為嚴重一點的撞擊時, 車架跟大樑受損的程度會比較嚴重, 如果沒有內鐵, 保桿會先吸收大部分的衝擊力, 再來讓車架承受撞擊, 所以簡單來說, 在低速撞擊的情況下保桿有鐵比較不容易壞, 遇到再多一點的衝擊力, 有可能保桿和車架會一起受損, 在遭遇高速撞擊時, 就要靠車身車架來承受撞擊力, 有沒有內鐵都一樣.


以上兩段是在網路上看到對內鐵用處比較客觀合理的說法.簡單來說,用横桿來抵抗縱向的對撞衝擊力效果有限,主要是還是要靠車子的大樑,而且車子是交通工具,又不是殺人武器,除了要保護車內的人員,也要考慮車外的行人,所以車子除了乘客的車室結構是要堅固外,其餘都設計成安全潰縮區才是合理的.

看有人因此退訂skoda的車子,更是覺得好笑,連DSG都不怕了,還怕少一根小小的內鐵.
aquaeuro wrote:
很好奇skoda的...(恕刪)

skoda選配碼有個 B26 = Type approval Taiwan
以前以為這是特別要注意亞熱帶氣候

現在看起來是
反正台灣新車審驗雖然號稱法規都依照歐盟
但其實和歐盟不同的是不用做後撞測試
既然不用做後撞
那後保桿內鐵有沒有就無所謂了

以前Fabia就有沒內鐵的情況
車主都冷處理
可能認為只要歐洲車就夠安全
那我想代理商當然就更敢繼續做
當然希望這不是真的

nomi88 wrote:
簡單來說, 保桿有...(恕刪)

你可以對內鐵功能說一大堆
但是我不懂台灣進口為何需要移除原來歐規就有的內鐵?
如果對安全配備都是[差不多]的心態
那我想難怪台灣很多車都還是標配2顆氣囊

nomi88 wrote:
簡單來說, 保桿有...(恕刪)


所以捷克廠的或中國廠的KODIAQ有內鐵是要打造殺人工具,台灣代理比較慈悲拿掉內鐵??讓你倒車撞不死人
內鐵的作用有不少說明算是清楚的,我想大多數的人批判是台灣代理的態度,而態度決定高度
不是一根小小的內鐵,而是對這品牌的信心存疑
大號超人特攻隊 wrote:
所以捷克廠的或中國廠...(恕刪)


看來好像真是如此,現在重點不在內鐵重要性,而是車商可能需要出來說明一下為啥捷克跟中國廠都有的內鐵,在台灣會沒有
不然叫以往總說"台灣skoda是歐洲原裝進口的跟中國國產不一樣"的車主們情何以堪(我也都這樣跟別人說)
車商也許心裡OS: 型錄上有寫:SKODA Taiwan 保留針對上述規格配備修改之權利。型錄部份圖片為原廠素材,請以台灣地區販售車輛之規格配備為準。你們耐我何?你不爽不買,後面一堆人排隊呢?反正廣告多打幾支,台灣人很快就忘了有這回事了。
這樣還敢說是 ”歐洲原裝進口” ,天知道還偷了多少配備,把人當 盤子在騙,實在不可取。版主置頂 讓Taiwan Skoda 講清楚,說明白
樓上的有人說: 有沒有沒內鐵專家說不是很重要 !!

我不是專家但我是堅持要內鐵

上世紀我買過一部 NISSAN 英製 霹靂馬,當時裕隆先進口再國產,兩者價差快20萬

我曾經在下坡交流道(南港)因為黃燈我選則慢停等紅燈,我都還來不急拉手煞車時結果當時後面的一台國產可樂那給我撞上去

結果是...撞我的水箱破裂,引擎蓋凹折右前輪軸變型...整個潰撞

而我的車呢? 保險桿有部忿凹痕,開四門都沒異狀....也不需要拖車

最後當然是找保險員跟警察啦.....

出險後開去認識的自家親戚保養廠吊起來看還拿儀器測,老師傅說大樑沒壞都得感謝那根厚厚的保險鐵柱

當時後鐵柱確實已有凹痕,但是是包在裡面敲要多花1500就沒去敲....

什麼專家講的理論開脫我不懂

自此以後我買車 一選關門需大力的後實車門,再來就是其它安全性等等...

會想買你 SKODA 也是衝著你的安全來的, 聰明的要實實在在消費者才會懂


大號超人特攻隊 wrote:
所以捷克廠的或中國...(恕刪)


Fb社團(x熊車聚部)也討論熱烈,現在不爽的是台灣車商的態度,胡扯什麼沒內鐵是新設計巴拉巴拉的...,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偷偷拔除的裝備會被掀出來。會訂此車都是看好原裝歐洲進口車的安全性,我有兩個小孩會坐第三排,人命比較不值錢嗎?我是早鳥訂車的準車主,之前被車商搞的不像早鳥的優惠,還有選配備用擠牙膏方式釋放,從acc到車道維持等等,已經很不爽了,原廠報價內鐵9000元,台灣skoda真有你的,優惠的錢還是回到車商口袋。
我退訂。
  • 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