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比較熟識的朋友就會知道,我不是那種愛車成癡、整天會在IG或臉書狂Po照片,看到心目中的夢幻車款就會好興奮,或是一直在腦海中模擬一份如果成為經典車或超跑車主後的to do list;看到這裡,有些網友會感到好奇,既然不是車癡車狂,艾薩克你怎麼能從事這一行20多年?
事實上,我認為汽車是一種生活樂趣的延伸方式,但同時也是務實人生的必需品;對我而言,一輛車的價值不光只是帥氣造型或是性能表現,而是它是否能在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能帶來令人悸動的感受;也因為我這種偏向務實的觀點,蠻多朋友喜歡跟我聊車或是問我購車建議,而這次我們搶先試駕的Skoda Kodiaq RS,就是一台讓我特別想推薦給大家的車款!

Kodiaq可說是Skoda品牌之中銷售表現最出色的休旅車,而高生產量的基礎成為推出性能化車型的堅強後盾,因此Kodiaq RS成為繼Octavia RS、Fabia RS之後,Skoda家族中第三款RS車型。
第一代Kodiaq RS在2018年推出,剛開始僅規劃可輸出240ps、51kgm的2.0升柴油渦引擎單一動力配置,還記得當時我前往歐洲參加本車的全球媒體試駕活動,就曾向原廠詢問未來Kodiaq RS是否會追加汽油版車型;或許是Skoda原廠想要強調柴油動力更適合車身較重的休旅車發揮性能實力,而且符合歐洲市場偏好的柴油動力產品需求,所以回答得比較保守,只說目前就只有規劃柴油動力單一設定;但其實汽車市場瞬息萬變,2021年Kodaiq推出小改款車型之際,也順勢推出了汽油版Kodiaq RS,動力系統換成福斯集團的「名機」EA888,可輸出245ps、37.8kgm的最大動力,雖然扭力數據比起柴油版Kodiaq RS降低不少,但也憑藉減輕的車重以及延伸性更佳的動力反應,0~100km/h加速比柴油版車型縮短0.3秒,極速表現也從220km/h進步至233km/h。

本篇文章的主角第二代Kodiaq RS,則是在「標準版」車型發表大約一年之後正式登場,從外型設計的細節就能看出本車延續RS車系鮮明的運動風格,包括專屬造型20吋鋁圈、RS車型外觀套件、部分黑化的對比色視覺效果,以及制動力更佳的紅色煞車卡鉗等;從整體造型看來,Kodiaq RS的扮相一看就覺得不好惹,正好也呼應文前所講的,Kodiaq RS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生活機能性,同時也是一輛具備出色性能表現的運動休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駕馭樂趣;此時我感到好奇,各位網友認為Kodiaq RS相較於售價173.8萬元的Kodiaq 2.0TSI 4x4車型,多少的價差是各位可以接受的?
延伸閱讀:Skoda Kodiaq 2.0 TSI 4x4 試駕|七座空間機能強大、動力升級熊有力!

雖然第一眼會覺得Kodiaq RS的車身尺碼十分壯碩,但從原廠規格來看,本車的車長為4761mm、車寬1864mm、車高1663mm,軸距為2791mm,其實對於一輛可以乘坐七人的SUV而言還算適中的尺碼設定;另一方面,Kodiaq RS將車身黑化套件列為標配,因此黑色塗裝的D柱也讓車頂看似懸浮效果,包括前後保桿與車門下緣的烤漆面積增加,以及20吋胎圈的配置,車身側面的視覺效果顯得飽滿。

大面積水箱罩的設計看似與我們先前試駕的2.0 TSI 4x4車型相似,但其實RS車型採用黑化處理設計,搭配RS車型專屬前保桿樣式,展現更為搶眼的視覺效果,而水箱罩中央的星芒式燈條與兩側的LED日行燈相連,也為車頭造型帶來良好的辨識度。

頭燈同樣將Matrix LED矩陣式頭燈列為標準配備,其設計風格充滿水晶雕刻家族設計的精緻感,內部燈組的分工十分完整,在夜間行駛時會根據外在環境或是對向來車的位置自動遮蔽燈光照射角度,能同時提升照明效率與安全性。

20吋胎圈的配置帶來飽滿的視覺效果,235/45R20的原廠配胎尺寸也提供充足的抓地力;紅色煞車卡鉗的視覺效果十分搶眼,雙活塞設計強調具有更佳的制動表現。

四個車門都具有Keyless功能,對於後座乘客進出或是臨時拿取物品都很便利。

尾燈造型與標準版Kodiaq相同,但仔細看就能發現本車搭載的黑化套件涵蓋了車尾品牌與車型字體,車頂行李架同樣是黑化處理。

身為性能版車型,外露式排氣尾管是不可或缺的項目,照片中也可以看到RS車型的後保桿下緣兩側採用烤漆處理,有別於一般版車型的無烤漆塑料件,而貫穿車尾的紅色反光片,也是延續自上一代Kodiaq RS的專屬配備。

內裝佈局與一般版本相同,主要是透過不同的內裝材質營造更強烈的運動化氛圍,包括前方的飾板、鞍座周圍以及車門把手等都採用麂皮包覆,並標配10吋數位儀錶、13吋中控螢幕以及HUD抬頭顯示器等,車輛啟動時螢幕還會顯示RS專屬畫面,儀式感以及細膩度都屬一流。
主被動安全配備也屬滿配水準,全車氣囊共有前座正面、前座側面、後座側面、前後座頭部以及前座中央共九具配置;駕駛輔助系統方面搭載全速域ACC(作動範圍0~210km/h)、AEB緊急煞車輔助、Front Assist前方輔助、Lane Assist車道偏移警示、Side Assist 4.0車側盲點警示、Exit Warning開門警示輔助、Traffic Jam Assist塞車輔助、RTA 2.0後方車流警示、Area View環境系統等。

方向盤採用RS專屬三幅式設計,並加上紅色縫線強化性能味,兩側的金屬滾輪質感頗佳,各項功能按鍵的操作方式也很容易上手。

排檔桿移至方向機柱上,也因此騰出更多的中央鞍座空間,轉動式操作向前轉為D檔、向後轉動則是R檔,P檔為按鈕式,使用感受相當直覺,想要車輛往哪邊走就往哪裡轉就是了,方向盤兩側配置換檔撥片,藉此增添駕駛樂趣。

也因方向機柱右側改為排檔桿,所以雨刷操作整合在左側的方向燈撥桿上,下方操作桿則是控制ACC的設定功能。

13吋中控螢幕具有良好的辨識度,加上內建繁體中文選單,上車直接使用完全無壓力,功能方面也十分齊全,包括多媒體播放、空調設定、藍牙連結、無線Apple CarPlay等,駕駛人也可透過自訂功能選單,將常用功能放在螢幕最上方的功能圖示,像是怠速熄火功能啓閉、停車輔助等。

空調系統除了可藉由中控台下方的旋鈕操作之外,也可在中控螢幕選單進行更詳細的設定,並可遙控後方空調的設定。

在台灣經常會遇到下雨的情形,若不小心弄濕雙腳可別急著上車脫鞋子跟襪子,使用貼心的溫暖雙腳或是溫暖雙手功能,就可加速乾燥手腳的效率。

中控台下方設置三組圓形旋鈕,可用來操作空調系統、音響音量以及切換駕駛模式,以空調系統為例,便可透過圓形旋鈕操作溫度、風量、電熱椅等功能。此外,由於Kodiaq RS標配DCC Plus主動懸吊控制系統,因此就可透過中央的圓形旋鈕切換駕駛模式,共有ECO節能、Comfort舒適、Normal標準、Sport運動、Snow雪地、Off-Road越野、Individual個人化共七種模式,加上本車還配備了聲浪增強系統,一旦切換至運動模式之後,就可聽見明顯的排氣聲浪。

中控台下方設有兩組Type-C插孔,還有豐富的置物空間以及兩組無線充電板。

就如文前所講的,將排檔桿移至方向機柱之後,就可騰出更多的中央鞍座空間,各種尺寸的飲料杯,甚至超大寶特瓶或是方形飲料盒都能放入,前方的長方形物品則是可用來擦拭螢幕的配件。

除了麂皮與紅色縫線材質的運用之外,內裝設計的細節也為Kodiaq RS增添不少細膩度,像是車門把手旁類似魚鱗紋的飾板,就讓整體視覺感更為協調。

手套箱為雙層式設計,便於乘客拿取物品,各自具備充足的置物空間。

座椅採用RS車型專屬跑車座椅,採用皮革與網狀布料兩種材質包覆,視覺感與實際包覆效果都很棒,前端的腿靠還可手動拉出以提升腿部支撐性;兩張前座皆具有電動調整功能,當車門開啟時還會自動向後退使得進出車輛更容易,不過Kodiaq RS標配的座椅僅具備電熱椅功能,並沒有大受好評的按摩功能,但仍可加價選配具有通風功能的全皮革座椅。

後座空間向來是Kodiaq車系的強項,RS車款除了換裝不同的座椅材質之外,其乘坐空間表現以及座椅的機能性仍然優秀,後座同樣具有三區恆溫空調系統,並具備兩組Type-C與一組12V電源可以使用。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滑移、椅背角度也可調整,也可將椅背收折打平以提升置物空間。

第三排座椅的乘坐空間就比較有限,但座椅材質的運用還是頗有一致性,兩側還有扶手與置杯架,短程臨時載人還是很夠用。

在七人座的狀態下,行李廂容積為340公升,透過行李廂空間管理套件能避免小型物品滑移,底版下方還有額外的物品收納空間。

行李廂兩側設有能將第二排座椅傾倒的拉柄以及隱藏式掛鉤,上方的QR Code掃描後能觀看影片學習行李廂配件的各項機能操作。

將第三排座椅打平之後,行李廂容積便增加至845公升,收納物品的空間可說是相當夠水準。

操作二、三排座椅打平相當簡便,如此一來就能將行李廂容積擴增至2035公升,椅背打平後的底板也相當平整,直接開去露營車宿也沒問題。

上一回我們曾經試駕過Kodiaq 2.0 TSI 4x4車型,雖然這次試駕的Kodiaq RS同樣採用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配置,但其性能化的各項設定,包括針對渦輪增壓器強化耐高溫設計、搭載350bar高壓噴油嘴、全新活塞設計、強化引擎熱能管理、可變汽門正時與揚程、整合式排氣歧管等,帶來265匹、40.8kgm的最大動力,0~100km/h加速僅需6.4秒。
另一方面,Kodiaq RS延續上一代車型配備動態聲浪增強系統,也就是說除了車外的排氣聲浪之外,車內也會藉由揚聲器播放模擬音效;還記得試駕上一代Kodiaq RS的時候,模擬音效很有存在感是沒錯,但聽久了似乎有一種會造成聽覺疲乏的感覺;這次試駕的第二代Kodiaq RS則是改善了這點,當我們切換至運動模式之後(或是在個人化模式中將聲浪系統開啟),可以清楚聽到車外的排氣聲浪變得更為渾厚(打開車窗的情況下),但這一代Kodiaq的隔音品質進步不少,關上車窗後車外聲浪就會被阻隔一些,而車內傳出的聲浪音效就比上一代車型自然許多,如果要用分數量化的話(滿分100分),上一代車型我給50分,這一代則有80分的水準。

之前在試駕Kodiaq 2.0 TSI 4x4車型的時候,會覺得實際的加速表現並沒有想像中強勁,只能說是平順線性而已,但這次換成動力輸出更強勁的Kodiaq RS,起步的衝勁就十分有感,從靜止狀態下再全力踩下油門衝出,能感受到強烈的貼背感,當然在聲浪感受上也比標準版車型更為熱血;雖然有人會說,台灣到處都是測速照相,根本沒有太多路段能夠讓性能車發揮身手,但實際上路之後,那種踩下油門就能感受到充裕的性能實力,就像是沒什麼健身基礎的人,單手拿一個10公斤啞鈴可能覺得吃力,但如果你有積極持續重量訓練,單手10公斤啞鈴就是基本功。

Kodiaq RS將DCC Plus系統列為標配,讓底盤在一般狀態下展現出相當中性的回饋,既沒有過度柔軟而產生漂浮感,也不會死硬到產生多餘彈跳;在市區道路行駛時,維持了令人舒適的乘坐質感,幾乎讓人感覺不到這是一輛性能化設定的運動休旅車,而當你對操控表現有更高的期待時,切換至運動模式或是手動將DCC Plus系統調整至更硬朗的程度,底盤回饋變得更紮實,過彎時能展現更出色的穩定性,駕馭手感也讓人充分感受到Kodiaq RS所要賦予的熱血本質。

看完我對於本車的各項體驗之後,大家應該就能了解Kodiaq RS並不是哪種會讓你每天想開去跑山路的熱血猛獸,而是能稱職地扮演被賦予的角色,當你想要輕鬆舒適地開車兜風,還是多載幾位家人朋友去戶外走走還是逛街採買,Kodiaq RS仍是那輛空間機能強大、乘坐舒適度出色的七座休旅車,但偶爾想要享受駕馭樂趣、體驗熱血性能氛圍的時候,Kodiaq RS就可無縫接軌切換角色!

好像試完車都要放一張合照?人不帥就不露臉了!
Skoda Kodiaq RS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渦輪增壓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65匹/5000~6500rpm
最大扭力:40.8kgm/1650~435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七速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45R20
車身尺寸:4761mm x 1864mm x 1663mm
軸距:2791mm
車重:1903kg
油箱容量:58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