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早,小弟的車是octavia 想問一下有沒有前輩有改裝避震器覺得還不錯的品牌呢?原廠的太軟了…
目前是考慮kt racing不知道這品牌有沒有前輩有裝過可以分享一下呢?
預算大概30000上下
謝謝各位
wwjd1977 wrote:
各位前輩早,小弟的車...(恕刪)
桶身 KONI變色龍 or 黃桶套裝
彈簧 h&r or Eibach
倍適登 B12 Pro-kit 也可選擇
更往上就是KW or ST Suspension
自己裝KONI變色龍+Eibach 舒適Q度兼顧
SAXO8230 wrote:
koni 黃桶+原廠...(恕刪)
避震彈簧是利用形變位能來吸收路面的衝擊動能, 不是拿來撐車重的
使用上會面臨兩個問題
壓縮時擔心車身觸底, 伸張時因為反作用力導致輪胎失去抓地力
於是才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避震桶, 來避免上述兩個情形
而避震桶主要利用阻尼來拖住彈簧
油封並不足以承受車身重量的衝擊
因此在避震系統內, 真的避震是"彈簧", 不是"避震桶"
而運動過程中會影響車身動態和操控性的關鍵是車高和彈簧的位移
避震桶只是去搭配彈簧
所以真正決定避震系統的操控性, 取決於彈簧的長短和磅數
彈簧越短、磅數越高 => 重心越低、側傾越小、操控越好
但是搭配的避震桶阻尼必須提高、行程縮短 => 導致舒適度下降
所以真正決定避震系統的舒適度還是"彈簧"的設定
早期部分零件商會賣長行程+高阻尼的桶身來搭配原廠彈簧
例如Bilstein B6
或者可變阻尼 Koni FSD
在壓縮側減少過彎側傾, 伸側減少彈簧回彈程度
但是路感會變硬, 操控改善的程度也不如短彈簧
所以目前比較不流行了
至於Bilstein B8, Koni 黃桶、橘桶
這些是短行程+高阻尼, 用來搭配短彈簧使用
不是拿來搭配原廠長行程彈簧用的
短行程桶身+長行程彈簧可能導致壓縮時桶身觸底、伸張時彈簧拉不開
等於是桶身在承受車輛的衝擊, 壽命堪慮
總結來說改裝避震器的原則為
改善原廠操控 => 高阻尼桶身 or 短彈簧
增加操控性能 => 套裝避震器
競技熱血需求 => 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套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