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好馬人人見而誇之,一輛好車人人得而讚之。若有一部車能一桶油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在現代,肯定也是人人稱羨的一部好車。此次很榮幸,能夠獲選成為 Skoda 的風雲車之一Yeti 的二日車主,親身體驗一下傳說中1.2 TSI 渦輪動力的精彩表現,看看 Yeti 是否能猶如赤兔馬一般,登山就好像走在平地一樣的輕鬆。

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相信很多人看上 Yeti 的原因是在其所搭載的 1.2 TSI 汽油引擎,因其排氣量僅有 1197 c.c.,所以在稅賦上佔了極大的優勢(一年燃料稅4230元 + 牌照稅4320元)。但是就像很多人一樣,我也對 Yeti 這台小排氣量的車不免產生「這車夠不夠力」的疑慮。有這次當二日車主的機會,當然不能錯失測試其效能的大好機會。
這兩天,我們一行二人走了不少的山路,其中有許多的連續彎道、還遇到不少髮夾彎,而 Yeti 不論是在緩坡或陡坡,反應均算靈敏,過彎輕鬆,出乎意外的有力!


其整體操控性能可說是相當不錯,著實感覺不到他只是個 1.2 的引擎。但由於之前的車是 2.5 的,因此在剛開始時確實花了一點時間改變油門踩踏的深度。加速時需將油門踩深一些,不過,反應還算直接。駕駛時,約在轉速 2000 轉時換檔。煞車的靈敏度不錯,稍微踩下,就有明顯的制動力;可能也因為是 1.2 的引擎,所以只要放開油門,不必太用力踩煞車,就會明顯感覺到速度慢了下來。
1.2 TSI 渦輪增壓引擎

16吋鐵圈輪胎。不算大的輪胎應該也是過彎順暢的原因之一吧!

總的來說,Yeti 雖然無法如赤兔馬「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但其爬坡的順暢度著實讓人印象深刻,確實給人有「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感覺。雖說此次 Yeti 沒讓我們體驗渡水,但也是帶著我們
上山

下海

讓我們在許久不見的陽光中,享受久違了的開車出遊樂趣。
奔騰千里蕩塵埃
依照官方公佈的數據,以台灣經濟部能源局測試, Yeti 所得的平均油耗為15.3km/L。而 Yeti 的油箱容量為 60 L,這樣算下來,其確有一桶油行近千里的能力!實際測試結果如何呢?就讓聰明的行車電腦顯示幕來告訴我們。
還車前一小時照下螢幕顯示為 7.8 L/100KM,換算下來約 12.82 KM/L,看來和官方公佈的數據有些差距。不過也有可能是這趟旅程多走山路和市區,且初次接觸 DSG 引擎還不甚熟悉理想的操作方法,所以油耗表現沒有預期中的理想。有沒有可能在高速行駛下會實現一桶油行千里的目標呢?!這可能就有待其他的測試結果出現才能得知了。
行車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

行車電腦顯示剩餘的油可行走多少公里

行車顯示器與好握且富質感的方向盤

順道一提,Yeti 的行車電腦有一個特點我覺得很貼心,就是他可以設定超速提醒。將限速設定在 110 km/hr,在時速超過此限速時,系統就會”叮”一聲來提醒駕駛者已經超過速限,該減速囉!
所向天空闊,真堪托死生
「所向天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是杜甫《房兵曹胡馬》中形容駿馬的詞句。古時候若有良馬一匹是真的可橫行萬里,將個人的生命託付給牠。而擁有一部好車何嘗不是如此,在行萬里路之際,我們可是將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生命託付給她,要取得人們的信任,車子的主被動安全性可是極其重要的關鍵。而 Skoda 車系的主被動安全可說是多數車主選擇購入該車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 Yeti 1.2 TSI 除了具備人們津津樂道的四輪碟煞、電子行車穩定系統、升坡穩定系統、胎壓偵測系統,以及六具安全氣囊外,此次試駕深刻感受到其紮實的車身結構,其厚實的關門聲以及沉重的行李廂門絕不是其他日本車系可比擬的。不過,有一好就沒兩好,對女生來說,要關起全開的行李廂門著實是有點費力。
兩邊B柱上的安全氣囊

後排中間座椅也配有三點式安全帶

後排左右兩個座椅還有副駕駛座均配有 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統

紮實的行李箱門與寬敞的置物空間

內部空間與整體乘坐感覺
Yeti 的車內空間可說是相當寬敞,不僅車頂高度頗高不會給人有壓迫感,後座腿部空間也很大。前座座椅不但可以前後移動,也可以上下調整。整體座椅的軟硬度屬於偏硬,對於喜歡睡硬床且堅信硬床更能支撐身體減少腰酸背痛的我來說,此組座椅剛好合我的胃口。兩天坐下來也並沒有不舒適的感覺。
後排座椅可以分別獨立傾倒,甚至全部移除,這點我覺得相當實用,實際執行起來也相當輕鬆,只要將座椅旁的板手往上撥,座椅就能輕鬆倒下。此時若是想從後座將東西放入行李廂,可說是輕而易舉!座椅不傾倒的行李廂置物空間也是頗大的,放入兩台折疊腳踏車空間還綽綽有餘。說她是一隻大肚雪怪絕不為過!
將此板手往上撥,座椅就能輕鬆倒下

中間椅背倒下後有置杯架,還可與行李箱連通

駕駛座旁的置杯架有點小,家裡的水壺放不下。改放門旁邊的置物槽,特殊設計可讓水壺站得直挺挺的,不會傾倒。

放入兩台折疊腳踏車空間還綽綽有餘

前座均附有雙層遮陽板,當太陽的位置搞得遮前面也不是,遮旁邊也不是的時候,就兩邊都遮起來吧!

冷氣空調舒適度
有很多人會擔心歐洲車可能會有冷氣不夠冷的情況。Yeti 的冷氣如何呢?由於試駕的這兩天都是豔陽高照,戶外溫度直逼 30ºC,正好是測試冷氣的好天氣。停在豔陽下約 30 分鐘,座椅、方向盤都被照得熱呼呼,先開個窗戶透透氣再打開冷氣,幾分鐘後便可將冷氣調小進入舒適的溫度,個人覺得空調算是表現得宜。不過,對環境溫度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接受度皆不盡相同,所以如果在意這點的人,建議還是親身體驗比較準確喔!
音響底下就是空調旋鈕,雖然 TSI 車型沒有恆溫空調,但是旋鈕的設計倒是不錯,不會太陽春。

後座也有可調節的冷氣出風口

最後,再次感謝 Skoda 給予我們這個機會當了兩天的 Yeti 車主。整體試駕感受我給他 86.5 分,小引擎大馬力、稅賦低廉、空間大、安全性夠,內裝及配備或許不比同級國產車好,但是其質樸的外表下卻蘊藏著許多貼心的設計,真的只有體驗過才知道他的好。當然,如果能有恆溫空調,加上能連接 iPhone 的影音設備,且價錢可以再可愛一點,我想市場佔有率肯定會提高。因為,這兩天看下來,能遇到的 Skoda 真是屈指可數。不過也正因如此,才有其獨特性吧!
在旅程接近尾聲,正在高唱夕陽伴我歸的同時

才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台 Fabia 在前方

最後再來一張 Yeti 的正面照,與前代比起來少了些許俏皮,但卻增添了不少霸氣!
Yeti 說:「聰明的你,體驗過就懂!有空來找我玩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