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說我和yeti的接觸過程。
話說北投的skoda就在我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上,這個營業所我從無看到有,yeti這台車更是從去年上市後就一直注意著,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雖然每天經過卻一直沒有多餘的動力想要進去,直到最近實在不太喜歡每半年就要去監理站報到繳交保護費,終於讓我有藉口走進展示間仔細端詳這台小雪人一番。
當然進去之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所以業代似乎因為這樣而大多只是在旁邊靜靜的看著我坐前坐後的調整坐姿及測試乘坐空間,除非我有問題,像是上漲的有點誇張的車價、dsg變速箱的毛病等,否則鮮少對話。就在大約10多分鐘的靜態摸索之後,yeti並沒有給我太多的驚喜,反而是帶有一點失落,也許是我對他的空間期待太高了吧。但是我還是留了聯絡資料,因為業代希望我有時間可以約一下試車。
三天後的傍晚我又去了一次,因為我忽然又發現skoda的另一台車roomster,看了內裝之後覺得塑料的感覺很重,沒有yeti好,當時原本接待我的業代在接待玩原來的客戶後過來跟我提議要不要試一下yeti,因為這次連老婆都去了,當然是要好好給他試一下。
上承德路後往百齡橋前進,一開始最不習慣的是他的煞車,該說是太靈敏了還是跟我原本的車子差太多,輕踩一下馬上就回應給你煞車的感覺。除此之外,讓我最有感覺的,就是起步加速時的感受。一開始踩油門並沒有立即感覺到車子前進,才正在想怎麼不會動的當下,馬上就是一股力道的忽然湧現,加速的貼背感就在這時候出現,整個過程很像是一隻睡著的花豹忽然看到獵物般的飢渴,動靜之間的變換非常明顯;如果油門持續不放的狀態下,時數表的上升速度非常快速,很快就到達測速照相的極限,過程之快速真的跟我的老tercel是完全不同。車過百齡橋後上洲美快速道路,於承德路下去續轉回承德路口,這時改由老婆駕駛。
這裡我不得不說老婆平常開車是很守規矩的,但是不知道是怎樣換上yeti後整個人都變了,一上車就是油門給他催下去,不小心開過營業所後在洲美橋處回轉,更是腎上線素爆發,一路油門不放,時數直飆100KM,坐在後座的我趕緊提醒老婆已經100了,這時她回了一句話,蠻快的耶!!!回到營業所後,業代似乎被老婆嚇到了,不敢再讓我們試roomster。只留了一句話,等你們想要買車的時候,我們再來談。
回家的路上我問老婆剛才為什麼要飆車,她說:試車不就是要給他用力試嗎。果然是理由正當,充分發揮試車的功能。之後兩天應該也是yeti的加速性讓老婆印象深刻,在我一再的請求下她終於答應將原本的購車計畫提前到現在;但是就在我準備籌錢的過程中,我仍然不斷蒐集有關yeti的相關資訊,偏偏不爭氣的dsg變速箱災情讓我看了頗為擔心,於是在某一天晚上我還是向老婆坦白了這台車最有可能出問題的變速箱狀況,沒想到這一說之後滿上收到老婆的命令:那這台車不用考慮了!!
天啊!我怎麼這麼大嘴吧,把最不該講的講出來了,yeti真的讓我感覺到不一樣的操控樂趣,可是為什麼變速箱卻這麼不堪一擊,4年保固,沒錯,這在業界已經算是很有誠意的了,可是yeti的好應該可以讓我跟他擁有更多更長的美好時光,4年真的不夠,真的很怕4年一過馬上翻臉,到時候我如何能夠說服自己義無反固的拿出2、30萬出來讓車子繼續保持堪用,我是否還能維持當初新買時與車子共渡的喜悅與滿足;尤其是在曾經一台二手205讓我在一年間修3次引擎,花掉我當時全部的積蓄之後,我真的沒有辦法再接受這樣的折磨。我想說服自己,但是過去的經驗太讓人刻骨銘心,揮之不去。10幾年過去了,歐洲車為什麼還是不能像日本車一樣的少毛病。現在我只能安慰自己,沒關係,再給dsg一點時間改進,順便看一下明年準備引進的幾輛輕型SUV是否能夠給我更好的選擇。另外希望yeti不要再漲價了,也期盼代理商可以拿出更多的誠意,一台好車真的需要有良好的車商幫忙推廣,要不然大家根本不知道,但願我還能有機會擁有yeti,yeti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