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電動機車未來是充電還是交換電優?

充電是未來的趨勢,只要在車上配置足以續行200公里以上的電池就能解決90%機車騎士的需求。然而有人會問,這樣電池不就需要很大箱嗎?不盡然。

首先,電池容量與電機設計總是綁在一起。商業販售的50cc機車不可能附上一顆1000公里的油箱。然而考量到50cc油耗之低,1000公里的油箱其實也不是不可能,但為什麼不?因為商業考量。50cc車主多半不是長途旅行的能手,給他們1000公里續航力的油箱除了不實用而且還是浪費油品。

125cc以上的機車已是市場主流,如果設定續航力200公里以上去設計各種等級的機車時才是對的。我喜歡計算數字,以下提供一些數據:

狗肉馬達7.6kW,電耗28km/kWh
ZERO S馬達51kW,電耗14km/kWh
Energica馬達107kW,電耗12km/kWh
Tesla MS75D馬達270kW,電耗6km/kEh
##註## 上述除了狗肉,其他車都是一手數據

電耗跟車體設計有關,不是本文討論重點。本文重點在於,如果想設計續航200公里的充電機車,車上配置的電池需要多大?計算題又開始了。

狗肉想跑200公里,每度電騎28公里,很簡單答案是
200/28=7.14kWh
目前四顆交換型電池拆殼、改扁平電池包放在腳踏龍骨下,車身空間全部釋放,一台充電型可實跑200公里又支援快慢充的電動機車就完成了。

ZERO S目前就是能跑200公里的狀態。車上藏有鋁箔包式14.4kWh電池,台北騎到台中市沒問題。

Energica車上有19kWh電池,支援快慢充,實跑240公里。清晨台北充飽出發,台中市、台南市各快充一次,傍晚抵達墾丁,跟大型油重機差不多,有夠好用。

回到實際情況,廠商都在擠牙膏,沒有競爭、沒有建言,每家都在擠牙膏。為什麼不設計實際能跑200、300公里的eMoving呢?廠商覺得你們不需要。聽到eMoving我的印象就是弱到爆的便宜車,這就是品牌印象。我第一台就是初代eMoving。如今大家對狗肉續航力既定印象就是90公里叫滿分,60公里叫80分,30公里叫60分。這就是溫水煮出來的青蛙湯!誰叫你們習慣100公里以下續航力的東西?廠商養出來的。沒有競爭,大家都忘了我們該擁有至少200公里以上的交通工具。如今我們應該擦亮眼睛要求200公里以上的電動機車,不管你的馬達是3kW、7kW、50kW還是100kW。在這邊提到的四個級距馬達當中,真正能適用200公里續航卻又能交換電池的,就是3kW以下的小綿羊。整天希望狗肉馬達加速更大,卻看不出電池容量的限制,這就是交換電池服務的盡頭!
2024-02-23 10: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動機車
等未來到的那一天再說吧,
現行就是換電適合都會區不方便充電的使用者,
科技都是在進化的,
我是覺得台灣是很適合電動車輛的環境,
不太會下雪,國土也不大,
就只差在國家發電政策跟硬體建設而已,
喜歡充電就再等等吧,
科技會讓你等到的,但現在就是換電主流嘍。
myfirstcar

台灣還是把重點在全面汰換掉燃氣機車吧,電動車就讓市場需求去飛一陣子

2024-02-23 15:34
asianyangman

豪大雨對於電動車的影響是什麼呢?另外,充電樁可以是像現在拉線到停車位後方的,畸零空地出租給廠商的,一對多樁的,中油內部裝設的。個人覺得充電樁不等同佔地大,只要是自由開放市場,那終會找到平衡。

2024-02-23 16:26
關鍵在於電池的科技是否能大幅突破?成本大幅降低了!若電機車電池未來材料科技突破了,成本低到只要幾千元一顆!現在的種種困境都可迎刃而解…,無論是換電或充電視個人行動模式來選擇即可!個人因為住透天住家型態會偏向充電模式,希望未來電車能比照飛機掛載副油箱方式,平常短距通勤就使用內建電池,若需要長距離行程只要加掛副電池即可延長騎程距離…,因電池成本低廉後若老化也只要花點錢汰舊換新即可!
uyroo

住家車庫是幹啥用的?不能放電池?後置行李箱設計為加掛架兩合一即可!腦子呀,要多用唄…

2024-02-23 11:00
asianyangman

要降到一度電幾千元的話…應該是要希望對岸廠商加把勁拉著日韓一起卷

2024-02-23 11:14
tengai225 wrote:
回到實際情況,廠商都在擠牙膏,沒有競爭、沒有建言,每家都在擠牙膏。為什麼不設計實際能跑200、300公里的eMoving呢?廠商覺得你們不需要。聽到eMoving我的印象就是弱到爆的便宜車,這就是品牌印象。我第一台就是初代eMoving。


怎麼聽起來中華eMoving比睿能更爛?以您的標準,從初代eMoving爛到充電月租式的勁炫125?

勁炫125電池僅比睿能兩顆電池略大,續航也略多一點,一般行車速度之下,續航也是無法破百公里。

(2018年4月牽Gogoro2車主,總里程44100公里
asianyangman

以阿姨的現行旗艦款售價,再多個兩度電池扣補助後,應該能在售價與續航上達到平衡。七萬多的補助後售價,如果車行給折扣壓到六萬多,穩定破百里程。也許是現行白牌自充極限?

2024-02-23 11:25
tengai225
tengai225 樓主

售價就是一大問題。給更大包電池壓縮利潤,不利於廠商。所以我覺得這是未來的方向,現在要立刻普及恐怕沒那麼快

2024-02-23 11:32
tengai225 wrote:
充電是未來的趨勢,只...(恕刪)


電動機車的電池比較輕巧
所以換電比充電有優勢
一分鐘內瞬間滿血
誰在那邊跟你慢慢充電

以手機來舉例
要不是手機有防水和整體造型的考量
可換電池肯定比只能充電好用
asianyangman

我覺得看需求吧,例如跑外送的比較適合換電,單日里程容易高於電池所能供給。頻繁充電損失營業時間。對於低需求,甚至固定里程用戶在電池可供給單日範圍內,用充電反而方便。

2024-02-23 16:37
asianyangman

80-90%的時間都滿電出門,沒長途玩,去不了幾次充電站。頻繁換電導致的隱性時間損失加起來也很可觀。例如查電池點,甚至是綠點,還要特地騎過去,且目前里程很不穩定,每次拿電池都得再估量,我覺得各有利弊

2024-02-23 16:40
現實就是電動二輪車的市場就這麼小,有長途需求的是小眾中的小眾,連市場接受度最大的125等級,充電車都很難賣了,更小眾的市場當然很難有廠商願意挑戰。
而且你的計算漏了電池重量,以為加大電池就會增加續航,可是重量增加了續航就減少了,而且不增加馬力也會拖不動,增加馬力的後果就是續航又更短了,所以就你提出的資料看續航200KM的車都不是7千多瓦時的電池可以應付的。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tengai225
tengai225 樓主

狗肉會遇到瓶頸我想跟馬達功率大有關。交換式又能顧及續航,不是減少電池容量就是減少馬達功率兩途。大功率機車設計外掛電池會浪費一些抽換空間,續航就更不可能遠

2024-02-23 11:42
tengai225 wrote:
狗肉想跑200公里,每度電騎28公里,很簡單答案是
200/28=7.14kWh
目前四顆交換型電池拆殼、改扁平電池包放在腳踏龍骨下,車身空間全部釋放,一台充電型可實跑200公里又支援快慢充的電動機車就完成了。




異形適體電池,在iE125上面就這麼做了
而且電池"包"的安全性有很大的疑慮
必然要有硬殼保護電池,不然事故時電池"包"被刺破....就很有的燒了

就空間面而言,電池放腳踏龍骨下
不是車輛底部會極度貼近地面,就是腳踏板要整個墊高,
加上一些支撐結構的空間
使得整個騎乘感會一團混亂

有空去看看把交換電池放在腳踏處的 ionex 1.0



....
要不是我有看時間,我還以為時間又回到2018 的 ionex 發表會呢
tengai225 wrote:
充電是未來的趨勢,只...(恕刪)


會舉對岸為反例
是因為他們覺得「到處都有充電樁啊」
而我們是「到處都有換電站啊」
而會真正騎離自己生活圈的
是少數中的少數吧...
且對岸真正有管制國標的 也就二環以內
所以廠商在電池倉預留7度電的空間
也是盛行的原因之一


因此這個主題不單單是推重比或是充電時間可以解釋的
也不是優或劣的二分法
因為在不同的國家各有反例
更貼切的是社會發展與科技契機共就而成的現象

以台灣的現況 很難要住大樓的人去買充電型的二輪車
因為充電樁不僅少又貴
除非能像對岸一樣 發展出密集的充電系統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 對岸的車子 普遍車電分離
車子不綁電池 因此電池汰舊成本比台灣低相當多

但即便如此
在台灣有自充條件卻去買換電的
除了極端高理程的需求外
我就真的無法理解了....為什麼要自虐
asianyangman

自充配時間電價,真的省到天堂,阿姨自充一公里才0.1元。可惜綁月租就沒有比換電最高方案便宜很多。PBGN綁約費率算信用卡85折,跟阿姨399,單月1600公里最理想只有差250塊。但頻繁換電很浪費時間

2024-02-23 13:09
myfirstcar

支那國人口多,石油需求太大是問題,支那國大量蓋核電廠,推電動車電動機車是有絕大好處

2024-02-23 15:42
未來如果1公里0.5元以下電車才有優勢

電車車價那麼高消費又高 哪來的優勢

除非汽油1L 漲到 50元 才有優勢

整區停車格電車專用50%停車格 油車停車格砍半 才有優勢

電車維修5年5萬公里平均維修不用2萬元才有優勢
asianyangman

一公里少於0.5在自充電四輪二輪都有了,保養費四萬公里一萬內也是二四輪都有。至於停車格專用,這個實在沒什麼必要。而充電樁停車格到佔比50%…或許未來有這個需求吧

2024-02-23 13:15
看個人使用需求吧!各有各的好
eMOVING當初最早期出現時是以輕型、短程為主
後來發展至現在勁炫125時,續航力也有到75km,就多數人買回家充電、代步用途來說,都算是夠用的
但畢竟現況充電車沒換電車這麼主流,主要是使用習慣和充電站數量是否能像四輪一樣逐漸廣設的問題,我個人還是蠻看好充電車發展的
asianyangman

同意是使用習慣問題!

2024-02-23 16:47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