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在高油價的時代來討論電動機車

我是一個和大部分人一樣每天都是騎機車從台北縣到台北市上班的族群。(假日才會開車載家人出遊)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目前高油價/空氣污染/機車氾濫的狀況如何.
先不討論政府如何來改善大眾運輸系統來便捷上班/上學的.(想減少利用汽機車上班的族群)
畢竟現在能夠省錢且便利上班的交通工具,在大多人眼中仍然是機車為首選
在網路上想找到電動機車的討論真的是不多,在01裡頭有看到的文章也都僅只小車廠電動機車的發表討論(應該知道是哪一兩家小車廠)
在全世界輕型機車的技術領域台灣應該算是翹楚,但電動機車的最重要心臟-電池,相關技術"聽說"量產沒有問題.(這部分不知是否有在此業界的版友能來說明)
若產學能馬上結合,官的部分馬~上配合.相信電動機車應該會是台灣新興且有相當大發展性的.
其實重點就在,這幾家機車大廠(三X.光X.山X..)若不下手量產電動機車,再多幾家"小車廠"的電動機車,在市場上應該也產生不了任何效益
雖然之前有聽說益通有要量產油電混合機車.每公升可跑60公里.好像也沒比現行車款多省多少.HYBRID在機車產業應該不適合吧‧

除了量產化的問題.令人最詬病的應該就是電池的充電問題..
充電麻煩?我自己的想法..除了政府廣設充電站外,是否有電池租賃的產業也可孕育而出來阿.
--在路上到處可見的各大車廠或私人機車維修站.均可兼營此項業務.就像每個月都要換機油.齒輪油.基本維護等.就間接變成幾天就會去維修站換顆電池再上囉.

政府的節能政策勒..是否可以制定給機車產業,每年需量產多少趴數的電動機車,且需逐年提高比例,來強迫各大車廠務必遵守.
(想到10多年前.好像政府有提出要完全把二行程機車給完全汰換成四行程...結果勒..)

想聽看看大家有何看法,也想知道是否有相關產業的內幕進展為何?或是我們小老闆姓能有怎樣的做法?
2008-06-12 22: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油價 機車
看來..和我PO時想的一樣.
沒想到即使到了現在這種時候.會關心的人仍...
會投入的研發或生產更可想而知.
電動機車真的就是節能嗎 ?

我有點懷疑..

原因是電動機車的動力來源是"電"
(雖然本身是不產生廢氣)

但是由電廠經過高壓墊傳輸轉換後
再充到機車內的"電"與一般汽油機車所用的能源
之間的比較到底哪一種能源使用是有效率的.

節能應該是使用有效率的能源轉換吧.
電能的效率,就算把種種傳輸算進去,要低落到像引擎那樣恐怕有點困難。
沒錯,引擎的效率很差,使用電能的電動機(馬達)效率比引擎更好,美國曾經研發成功的純電動車,加速性可以比內燃機更好(扭力更大),但無法推廣還是因為電池問題!

以電動機車來說,就算是用傳統笨重的鉛酸電池,續航力也都可以達到40~50KM(我自己改裝的電動腳踏車使用3顆12V7AH電池可以騎25KM左右),日常上下班也夠用了,至於能不能"省碳"?台灣目前很大部份還是依賴火力發電,你給機車充的電還是需要燒煤炭及重油,所以...台灣碳排放量那高,只能說政府的能源政策要付很大責任....
簡單比較一下

電動機的優點是能量轉換效率比熱機(就是那些吃油的引擎)高得多,雖然這些電也是從發電廠來的,但是發電廠並不全都是燒油,也有一些是水力風力或是燒相對存量較多的煤,更別說是佔台灣發電量不少比例的核能,而即使全部燒油,發電廠的大型機組的優勢就是有更多更大的空間與技術與經費可以加強能量轉換效率,燒掉同樣多的油,用汽油引擎發出來的能量基本上是會少於發電廠的,而且發電廠可以用更便宜的油去燒。
說到燒油發電與燒油推車,汽車引擎效率不佳的原因之一是轉速一直變化,沒辦法固定在一個最佳轉速區域,尤其是在市區中走走停停時更嚴重,而發電時既然只是要推動發電機,基本上是固定在那個轉速沒什麼變化的,那麼只要針對那個轉速去最佳化,效率就又能比汽車高了。速克達或某些轎車用CVT其實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固定在一個轉速而用CVT調整車速,但是CVT的缺點是轉換效率很差,有不少能量耗在摩擦上,現在有些高檔車是採用在高速檔位時將傳動件鎖死以達到相當於傳統變速箱的效率,但是我是只聽過某些LSUV有用到這個(這學期某課程的教授就是開那種的,上課時聽他提過,他沒說車型但有說是3.5L的SUV,這好像只有那一百零一款嘛XD),而且也只有在高速巡航下,一般市區中走走停停的情況下一樣沒什麼用。
而馬達相對於引擎的另一優勢就是馬達的最佳轉速域非常大,幾乎只要是正常轉速就都差不多,比起引擎更適合走走停停的狀況,目前複合動力車怎麼做我是不清楚,但是比較新的商用的船用主機有很多都是用柴油主機接發電機發電,再把電送到電動馬達然後直接驅動螺旋槳的模式,除了固定轉速以外還可以用電纜線取代大軸,效率更高,還有台鐵的很多柴電機車也是這種,聽到引擎聲只有怠速滑行、低速、高速幾種的差不多就是了。我們系上也有教授在研發複合動力機車,我沒有參加所以就別問我詳情了,不過我記得第一次看到時,一開門進去就看到幾台小50...在那麼小一台車上要放一顆引擎一顆馬達和一堆電池,......
使用電動馬達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在要減速的時候切換電路變成發電機,把車子的動能回收(稱為電力回生),下次要加速再拿來用,當然前提是車子上有裝上這個功能,不過在某地看到說台鐵的新車用這套系統可以影響20%以上的耗能,看來還蠻划算的。
另外,雖然電力從發電廠送到家裡或充電站會有一定的耗損,但是汽油從煉油廠送到各地加油站也是,而且送汽油又要燒油,送電只要電纜線,怎麼算都是送電比較省,只是架電纜和變電所的初期投資比較大,需要政府或財團投入,不過反正石油公司也是政府與財團在做XD

電動機車的缺點和電動汽車一樣,在於電瓶很重...雖然現在電池技術比起汽車發展早期已經強上許多(印象中電動汽車甚至比吃油的還早出現,但效率太差競爭不過),最近還有更強的超級電容器被開發出來,但不管是電池還是電容器,能量密度都遠小於汽油,蓄電池還有充電速度慢與壽命短不耐重覆充電的缺點,如果不希望車子變重,以及不時換電池製造污染,就只能用續航力來換......這個問題在台灣倒不是很大,美加那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就麻煩了......

但是說了這些,少開車多利用大眾運輸才是王道,所以還是請政府多多強化各地的大眾運輸建設吧
Live long, and prosper!!
政府的政策很重要
就以上海市為例,市政府嚴格控管汽油機車牌,想拿到牌沒那麼容易
鼓勵市民買電動機車,所以在上海市路上,電動機車佔大宗
充電的問題,人家都走過來了,自然會有辦法的

不過,電動機車行駛聲音很小,時常被後方來車無預警的嚇到
鋰電池發展使續航力及速度提升,但目前價格問題使成本上升,等廠商大量生產及政府補助,看是否能價格下降普及。廣設充電站,有幫助普及使用。
jcyao wrote:
政府的政策很重要
就以上海市為例,市政府嚴格控管汽油機車牌,想拿到牌沒那麼容易
鼓勵市民買電動機車,所以在上海市路上,電動機車佔大宗
充電的問題,人家都走過來了,自然會有辦法的
+1 看政府是否有心推動.
只要數量夠, 充電站根本不是問題, 只要有賺頭, 如同加水站般, 有私人會設的.

電池及充電時間問題比較大.

jcyao wrote:
不過,電動機車行駛聲音很小,時常被後方來車無預警的嚇到
弄個風笛當標準配備就好了
Akulamaru wrote:
簡單比較一下電動機的...(恕刪)


大大分析的很透徹. 我補充幾點自己的心得:

(1)一年機車約行駛5000km, 油錢不到5000, 對一般人並不是啥負擔, 沒必要忍受電動車的動力不足.

(2)同樣動力條件下, 用電成本不到用油的1/3, 但是儲電成本很高. 也就是說換電瓶的錢, 遠超過充電費用.

第二個問題解決了, 再把技術用到汽車上, 即可省下大量油錢. 但是汽車對續航力要求遠高於機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