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又再戰電動車到底有沒有比燃油車環保?II

「油車、電車開八年碳足跡相同」已被證實是不實訊息,誰在刻意誤導?
電池製造與回收:新興污染無解?來看歐美大國如何應對
電池是否造成汙染是近期對電動車輛的關注焦點,然國際間早已意識到電池的開發與回收,確實是現階段電動車輛需要持續精進的環保課題,這並不會阻礙電動車輛的發展趨勢,更不是我們回頭擁抱傳統燃油運具的理由。無論從國際能源組織或各國政策不難發現,隨著研發與政策資源的挹注,一個穩健而永續的電池供應鏈是值得被期待的。

早在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就建立Global Battery Alliance(全球電池聯盟)平台,由70個組織共同合作,降低鋰電池生產的碳足跡,並預計在2030年前,打造一個永續的電池供應鏈。2020年底歐盟執委會更新電池監管指令,涵蓋壽命終止、回收、效能、分類和材料採購,強調歐盟市場上的電池生命週期,需符合永續、高性能和安全,並建立製造、監管等配套措施。

美國能源部也沒有讓歐洲專美於前,於今年6月8日發布鋰電池國家藍圖。為了在新一波交通運具革命浪潮中取得先機並完成 2030年的氣候目標,拜登政府打算投入資源打造鋰電池國家隊,從零部件電池生產、電動車電池回收機制到電池貴重金屬再利用,都納入鋰電池國家藍圖中。從長遠來看,美國企圖在2030年前製造不含鈷、鎳的鋰離子電池,並部署更多大規模的能源儲存設施。

我們整理上述單位常見的處理作法,不外乎是減少對採礦的依賴,世界各國發展新一代的電池技術,如南韓高鎳化電池、日本全樹脂電池、中國無稀有貴金屬等其他材料的電池;福斯汽車透過濕法冶金(hydrometallurgy)的方式分離可用元素,目前已可回收廢電池中70%的原料,重複應用於新電池之中,未來更期待能夠達成90%以上的回收率。此外各國也加強廢電池回收計劃,當電池實際容量降低到原來的80%後,把動力用在通信基站或儲能設備;並分解電池,取出稀有貴金屬循環後,再次重製,讓廢棄的電池被再次使用。

彭博社的Electric Vehicle Outlook也指出,全球車輛用鋰電池的平均能量密度因為相關技術的不斷投入及研發,正以每年 4-5% 的速度持續增長;瑞典環境科學院2019年的研究報告表示,鋰電池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從2017至2019短短兩年便降低 52%。

電池從製造方式到回收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目前正處在高速成長的階段,電池的製造與回收技術,已在淨零排放的時代成為全球戰略性的技術競爭市場。

有考慮製造過程嗎?納入生命週期研究依舊勝出
除了火力發電與電池製造回收的議題外,近來部分報導會刻意凸顯現階段電動車輛在製造階段的污染傷害,但細究其引述的研究內容即可發現,媒體的下標頗有引起誤導的嫌疑。華爾街日報同樣引述該篇多倫多大學在今年3月做的研究,呈現上則較為完整。該項研究以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和Toyota RAV4 2.5L作為油電比較的代表。
又再戰電動車到底有沒有比燃油車環保?II
研究指出,生產一台Model 3會產生12.3噸的溫室氣體,RAV4則只有7.5噸。該數字正是台灣媒體標題凸顯製造污染的素材來源。然而研究近一步指出,行駛1萬公里之後,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差距開始逐漸縮小,在第3.2萬公里時整體碳排放量已基本相當。而後第12萬公里時Model 3的碳排僅剩下RAV4的六成。

大家如果對12萬公里的里程數多寡感到猶豫,不妨參考台灣交通部106年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該年份受調查車輛的平均行駛里程數正是12萬公里
。也就是說,在多倫多大學研究背景的能源結構下,只要「正常行駛車輛達平均使用里程數」,製造過程中較高的碳排放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根本不值一提,只可惜許多民眾已先被報導的標題所誤導。
文如其人 【釋義】: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2021-09-05 13:07 發佈
環不環保我不在乎,只是很佩服上下班的人停紅綠燈大家一起吸廢氣的那種快感
jon8395 wrote:
環不環保我不在乎,只是很佩服上下班的人停紅綠燈大家一起吸廢氣的那種快感
....(恕刪)

有差嗎?
環不環保我不在乎,只是很佩服 晚上燃煤發電 大家還不是用的爽爽的
俺只是個路過的 wrote:
「油車、電車開八年碳(恕刪)

同一篇 分2次發文 要幹嗎?

重點:濕法冶金回收法 環保嗎? 我不知道
俺只是個路過的

因為很多人受不了一次看一大串文章

2021-09-05 21:01
song945

挖石油不會耗費地球資源,油輪漏油汙染海洋的相關報導有看過嗎?想嘴拿點有營養的來好嗎???

2021-09-05 21:27
Crazybook

你那麼在意消耗資源怎不過原始人的生活

2021-09-05 21:38
所以電池的解決方案都只是計畫,研究也都只是實驗室的東西,還沒有大規模的驗證

目前電車的環保數據,都還不敢將電池的部分納入,如果以現在的製造回收能力來評比,電車環保嗎?

有願景很好,電車或許是趨勢,等電池的技術真正實現的時候再來喊電車比油車環保,否則看起來現階段電車似乎不如油車
俺只是個路過的

使用者的角度當然是如此,但你看看光陽落後這幾年3.0賣得如何

2021-09-05 21:04
tjptw

當然環保啊,你沒看文章齁

2021-09-07 11:54
買車就是要讓自己便利

環保是重點嗎?

不就是像買外帶都要塑膠袋一樣便利

不是每個人吃飽撐著都帶鍋碗瓢盆去裝外帶食物一樣

等到人類滅亡後,地球又會復甦,若億年後現在的垃圾變成未來採挖的原料
只要地球沒被太陽毀滅或自爆前,生命都有出路的
tjptw

我用電動車既便利又環保。

2021-09-07 11:55
CcCManCcC

我低里程數,公司在家附近,沒事不出門,不是更環保haha,要比環保太多方式了

2021-09-07 14:03
俺只是個路過的 wrote:
「油車、電車開八年碳(恕刪)


你引述的資料數據有幾個大問題 可以自己好好想想為什麼再PO文, 不要以云亦云 誤導他人

1. 現在鋰電池有大量回收嗎? 目前只有中國有. 其他世界各國回收率都不到 5% 原因很簡單 回收比直接作新的還貴

2. 你引用的油車 電車碳足跡數據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數據中 1萬到3.2萬公里的碳足跡 油車 (5 噸) 是 電車 (1.7 噸) 的 3倍, 不曉得是引用哪一國的數據??

發電來源對電車的碳足跡有很大影響 在台灣開TESLA 碳足跡約102 g/KM, 油車平均大約是2倍 也就是說 在台灣電車碳足跡要和油車打平 要比你引用的數據需要 更多的里程數 (6萬 10萬公里?)

3. 不要再拿雞腿和香腸來比較. 拿油車耗油獸SUV和 TESLA 轎車比碳足跡是自欺欺人. 在台灣, 中小型轎車的油耗好的可以達到15 KM/L以上, (汽油一公升碳足跡 2351g) 相當於碳足跡 156 g/KM, 只比 TESLA 的 102 g/kM 多50%, 當然市區裡紅綠燈怠速也會增加一些排放. 但是不會有你數據中的3這麼離譜.

4. 如果是油電車(PRIUS 50KM/L以上) 碳足跡比TESLA 還低. 那可能就永遠打不平
我只知道歐美國家都在研發推廣電動車

但是歐美國家落後的思維和科技跟本比不上台灣車廠和支持者

捨棄燃油動力的愚蠢歐美國家 未來汽車產業將倒退五十年
tjptw

笑死人,台灣的汽車品牌能跟其它國家比?所有的汽車主力國家都棄油就電了!以後你根本買不到新油車。買裕隆的嗎?抱歉,裕隆也在開發電動車。

2021-09-07 12:00
CcCManCcC wrote:
買車就是要讓自己便利

環保是重點嗎?

不就是像買外帶都要塑膠袋一樣便利

不是每個人吃飽撐著都帶鍋碗瓢盆去裝外帶食物一樣


環保是一種選擇
就像要不要當個自私的人
也是一種選擇

人有多種程度:
1.不只環保從自身做起,還致力推動公共環保事務
2.環保從自身做起
3.覺得麻煩,所以自己不太做環保,但認同且尊重那些做環保的人
4.不只自己不做環保,還酸那些在做環保的人

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
要成為怎樣的人
都是自己的選擇

環保議題已成為全球共識
當然可以不認同
就像還是有一群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一樣
尊重
tjptw

被你發現了,他確實是本版最自私的人。

2021-09-07 11:58
CcCManCcC

還好啦,比起某些人連自己自私都沒發現,把推廣私家車當作環保的一種haha

2021-09-07 14:03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