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又再戰電動車到底有沒有比燃油車環保?

「油車、電車開八年碳足跡相同」已被證實是不實訊息,誰在刻意誤導?
1. 為何要看能源轉換效率?電動車的能源轉換效率為何比燃油車高?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早在2016年提出的《排放差距報告》(The Emission Gap Report 2016)便明確指出,改善交通、建築、產業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提高世界各國對碳排自主貢獻的關鍵指標。

能源轉換效率比較簡單的理解,是同樣一公升的汽油,能轉換成多少的動能。轉換效率越高,動能越大,交通工具移動的距離就能越遠。去年8月我們在《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一文中計算,在考慮了能源熱值、電廠不完全燃燒及輸配電網的耗損率後,可得出同樣一公升的汽油,大約可讓電動機車「平均」行駛約88公里,「最高」則可行駛114公里;而新型燃油機車「最高」約為57公里。

2. 從能源轉換效率再到二氧化碳的排放計算

為了具體呈現電動與燃油機車在碳排放的差異,我們以同樣行駛1公里來作為比較基準進行計算,計算的基礎參考經濟部能源局108年度公告的電力排碳係數,每度電為0.509公斤二氧化碳當量。另根據環保署綠色車輛指南網的計算基礎,一公升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值約為2.37公斤。

在燃油機車部分,我們以去年文章中每公升汽油最佳能源轉換效率下約可行駛57公里進行換算,每1公里約需消耗0.0175公升的汽油,0.0175公升乘上每公升汽油二氧化碳的排放值2.37公斤,新型燃油機車每公里約排放0.041公斤的二氧化碳。

而在電動機車部分,我們同樣以去年文章中平均每度電可行駛25.53公里的數字換算,每公里需花費0.039度電,結合108年度電力排碳係數每度電0.509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數字計算,電動機車每公里平均的碳排放當量約為0.02公斤。

再一次的,我們拿電動運具每公里「平均」的碳排,比上燃油運具每公里「最佳狀態」的碳排,電動機車仍然比燃油機車減少達50%的二氧化碳排放。總結來看,不管是從能源轉換效率到二氧化碳排放的計算,「油電平權」無非只是燃油大廠反對改革、無視國際政策的口號,而不具有任何科學計算的基礎。

3. 能源轉型如何擴大電車優勢?

如果你對上開的計算仍有遲疑,認為火力發電為主的台灣到底是否適合運具電動化,不妨參考國內外專業團體所進行的調查及觀點。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的報導,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引用聯合國國際資源專家小組2017年報告指出,若在燃煤發電佔比超過7成的國家推動電動車,可能會增加空氣污染,但以台灣目前的燃煤發電佔比(2019年為37%,預計2025年降至3成)來看,發展電動車確實有助於削減空氣污染。

值得注意的點是,網路上常見的錯誤習慣是把「燃煤」和「燃氣」統稱為「火力發電」,誤導民眾把兩種發電方式佔比相加、以為台灣火力發電佔整體能源佔比高達七成,進而延伸出「電能為火力廠的電動車,會增加碳排」的錯誤結論。

燃煤和燃氣的碳排量和污染物相差甚遠,政府所擘劃的2025年能源轉型也是以燃氣50%、再生能源 20%、燃煤30%的目標邁進,台灣目前的燃煤佔比已不到四成,未來無論是以再生能源、核電或天然氣,任一其碳排放和污染物都與燃煤相去甚遠,也就是說傳統燃油引擎不只在現在的能源結構中已經失去優勢,未來更會因為能源轉型措施的逐步到位,而被拉開差距。
文如其人 【釋義】: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2021-09-05 0:02 發佈
電車好棒,自從我騎電車後,考試都100分,各項表現都好棒棒,可以選總統了。
都是大家在黑電車,都是笨蛋的人們不懂電車的好,簡單的說人民就是愚民,不像我們電車支持者,考試都100分,在這世界上0污染。
小葉叔叔

你是國小的小朋友嗎??

2021-09-06 10:40
MaxKK4125

哪一家精神病院門沒關好啊.....

2021-09-06 14:01
其實我對環保議題嗤之以鼻,
電動機車只是減少了個人碳排放,
碳排放大約是燃油車的一半,
所以其實是50步笑100步,
而且機車的碳排放量本來就不大,
你可能騎好幾年的電動車,
沾沾自喜節省的碳排放量,
搭一趟飛機就全部還回去了。

不過我更厭惡那些從不為環境做努力,
或有什麼價值觀的人口口聲聲提環保,
我認為那些人沒有資格提這兩個字,
環保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
不是讓這些小丑掛在嘴上的。
sbinayu

我也很討厭拿環保來當英雄,也覺得沒幾個人真的這麼偉大,都嘛顧自己荷包自私得很,但撇除環保就算碳排打平,電車光是可以將路上廢氣、廢熱、噪音全集中到郊區電廠統一且高效的處理汙染就值得大家團結相挺了不是嗎

2025-01-21 1:27
sbinayu

尤其台灣機車王國,機車密度世界第一,市區車陣廢氣PM2.5常態紫爆,電車普及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全身曝露在外的二輪族,但最諷刺的卻是台灣電動機車市佔開倒車,根本在殘害自己的肺而不自知xdd(再加機車最吵

2025-01-21 1:32
Ayoomi wrote:
其實我對環保議題嗤之...(恕刪)

電動車不僅減少碳排放,還減少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氫氧化物、臭氧等有毒排放,這些電動車都是零。所以說電動車當然環保多了。否則你鼻子湊到排氣管發動聞廢氣,我也站在電動車後面聞,看誰會受不了。
UNIWANG

環保就只是個比較值而已,沒有哪種方式是百分之百的環保,你就算每天走路去上班,你呼出來的氣也是汙染環境,但電動車跟油車相比較起來的確是環保很多

2021-09-07 9:53
TAS900311

南部沿海甚至是內陸靠山的潮州、來義,皆因林園工業區等煉油事業,而有很明顯的空污影響,有機會建議可以去跑一下雙園大橋就知道

2021-09-11 1:23
不少人說電動機車好環保
但自己的身體卻很誠實地單人開著大排氣量燃油汽車吹得冷氣
說騎機車通勤好危險

就跟網路上號召
萬人響應 一人到場視同道理

能量轉換效率高 但並沒有比較便宜
能量轉換效率低但費用便宜

歐盟2035 年停產燃油車
英國2030年將禁售汽車與柴油車
日本2030年中期新車禁售燃油汽車(相關提案者菅義偉要下台了)
美國加州 2035年~~~(美國代表加州 那剩下的50州哩......)
法國就比較務實點2040年
離最近的禁售令 還有8.5年了
看會不會跳票囉
小葉叔叔

福斯汽車集團已經發布,2030之後會開始大幅限縮汽油車的生產,歐盟的環保法規一直都很嚴苛,跳票~~~你想多了!!!只要歐盟限制汽油車生產,其他車廠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會開始調整造車的型制

2021-09-06 10:48
泥虎藍

把油車電池都拔掉,你就知道環保了![0分]

2021-09-07 6:55
有沒有考慮到電池這個部分?電車跟油車相比,電池用量差別多大?電池壽命如何?

如果電池用量變多了,那電池從製造到報廢過程需要的能源消耗,要不要一起算進去?
你說的對

歐盟都幫你們算好了,2030年後陸續停售燃油車,你們比歐盟專家會算?

2021-09-05 13:03
俺只是個路過的

可以去看第二篇有談到生產製造的部份,就是留著準備打臉你

2021-09-05 13:13
先做到綠電給電動車使用,不然煤還是燒滿燒足,把問題再踢回去發電廠,有道理嗎?
看似環保,卻產生一堆3C垃圾!
不長眼

幾乎每個國家都還是以燃煤.燃氣為主要發電來源.

2021-09-05 11:52
exricky1030

很不幸的我們都住台灣,這島就是火力發電居多,還好現在因為疫情關係大家戴口罩過濾

2021-09-06 17:25
這種拋棄式機車怎麽會環保
20幾年的機車還能騎,排氣檢驗還能通過六期七期,很環保。
很多時候,車是修壞的不是騎壞,
除非你遇到公道價8萬1,不然油車還真的好養好環保。
電動機車各種不完善,機車人包鐵,車頭還那麼單薄,簡直是玩命。
維修價格又高,像紙糊的碰一下就要大修花大錢,這哪裡是環保?
mobisto

機油齒輪油空濾而已,我想說的是老車也可以通過高標準環保法規,說一個代步的機車高污染要換成不完善高價的電動車,這根本是亂搞,要環保先搞隨油徵收,看物價會漲多少,強推電動車的物價恐怕只會更高。

2021-09-07 8:00
TAS900311

這樓從本文到留言滿滿的刻板印象跟歧視,也就是油車都最正派、最成熟、最沒問題,電動車完全都是不完善的,毫無優點,就好像油車剛出現的時候,馬車駕駛也是這樣看油車的

2021-09-11 1:39
先不說續航力,
修個車零件都要破萬,
還不能自己網購零件材料。
是要坑誰啊?
前幾天還一篇修車要七、八萬的,
車主嚇到直接換車。

以電動汽車來說,台北到墾丁,
就算電動車出發前已經充飽電,
中途至少還是得停下來充一次電,
如果從沒電要充到滿,最快也要一個小時,
不過,實務上來說,充電站不太好找,
所以得提前充電,來回一趟,
充電三、四次,甚至五、六次,
都屬於正常範圍。
除非,駕駛有本事全程60km/h慢慢開,
這樣續航力會多很多。

最後,貨車,卡車,長途客運,等,
這些都要改成電動車嗎?
載重的續航力會大減,每三百公里要多花一個小時充電,
營運成本會高出許多,台灣小小一個就算了,
國外跑一趟,單程可能都一、兩千公里的,
要花幾天?
你說的對

想買特斯拉的貨卡,拖車頭要拿錢排隊喔!你是都不看新聞的嗎?

2021-09-05 13:06
小葉叔叔

你知道汽油車開始普遍的前20-30年裡,加油要去稀有的藥房加油嗎??換電車目前也才實施幾年,有點耐心,等油車落日之後,你的煩惱就會迎刃而解的

2021-09-06 10:53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