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後輪驅動設計

以大類分, 電動二輪車的動力套件分為中置與後驅兩種.

後驅又以輪毂與輪邊兩種驅動方式. 各有優缺點.

最近看到一種量產車的設計,結合輪毂與輪邊, 將輪圈做成凹陷狀,鎖在馬達上, 算是一種好方案.
新的後輪驅動設計

單搖臂設計
新的後輪驅動設計


解決後輪驅動輪轂電機換胎困難的問題,讓路邊大多數的車行可以更換輪胎;
但保有後驅車輛整車好組裝的優點。

外轉子馬達,騎起來扭力也不錯, 期待這台車體大的電摩scooter上市.
2021-08-27 9: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後輪驅動設計
後輪那個卡鉗夾的到碟盤嗎???
ocf wrote:
以大類分, 電動二輪(恕刪)


就怕空間不夠,瓦數受限。
ocf
ocf 樓主

同意啊~所以要看應用環境,使用不同的動力套件,來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2021-08-27 22:37
想開一點兒

其實可以往寬胎發展,如此抓地力更強,應該是有賣點的,且輪轂電機的瓦數就能更大去發展,例如140/60-13、140/60-14

2021-08-27 22:58
ukj2621004 wrote:
就怕空間不夠,瓦數受(恕刪)


輪轂電機分體設計20年前就有了
當時都是汽車使用
現在淘寶5000w的機車分體電機也才3000人民幣
不貴
煞車油管在搖臂下方都沒有固定,不容易確保行駛中不會勾到異物或磨到輪胎,油管頭換個方向就能改善。
但我更好奇,輪轂中心螺絲做中空以方便走線,那強度會比較弱一點,若要往更大型發展,會比較辛苦一點。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Triple_Point

沒固定是因為還在組裝吧?這台就SOCO CPX

2021-08-31 22:52
1 sided swing arm 單邊軸後搖臂;若有備胎,自己換輪很容易

什麼中置?什麼後驅?

可以用車輛語言來形容嗎...

後輪輸出動力都是後驅,你所謂的後驅是輪轂式馬達
缺點是重量跟慣性影響操控、路況不佳時容易損壞

現在大廠都設計將馬達固定在車架,靠鍊條或皮帶驅動後輪
車廠追求輪框輕量化都來不及,去塞個電機不是走回頭路嗎?
既然上法院會抖...按送出時怎麼不想一下???
auxo

不會啦,這種輪轂電機都是低階產品,怎麼能跟PTM相比

2021-08-29 7:57
willienvie@gmail.com

原來VIVA整合式鋁合金輪轂馬達 是小廠設計的...還是多了整合式就不是輪轂式馬達了..筆記筆記

2021-08-30 17:13
ocf wrote:
以大類分, 電動二輪車的動力套件分為中置與後驅兩種.

從第一句話開始就不知所云

中置是什麼?後驅是什麼?
根本沒搞懂吧

中置引擎,後輪驅動布局
(mid-engine, rear-wheel-drive layout,縮寫為MR)
簡稱中置後驅,意指引擎重心落在車身四個車輪之間,由後輪驅動整輛汽車的方式。
文如其人 【釋義】: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