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看起來2021年電動機車補助金額的部分,台北市跟只公布草案的桃園市一模一樣,汰購電動機車可獲得9千元的地方政府補助,新購電動機車則是可獲得4千元的地方政府補助,加上環保署及工業局的補助,汰購電動機車總共可獲得1萬9千元的補助,新購則是可以獲得1萬1千元的補助
汰購電動機車補助名額是跟桃園一樣有一萬個名額
但新購電動機車台北一年居然有1.5萬個名額,桃園則是只有8千名,台北足足補助比桃園多了快一倍的名額!

之前以為媒體刻意炒新聞講柯P對於台北市電動機車補助及佔比輸桃園感到不滿,所以想加碼,現在看來並非捕風捉影亂寫,雖然單台補助金額相同,但補助名額贏過桃園幾乎一倍,也意味著補助金額真的加碼非常多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有講過桃園電動機車補助要以六都最高為目標規劃,既然桃園市公布的只是草案,代表桃園市還有機會追上,重新站回六都補助最高的位置!!
不過認真講,不管柯P或鄭文燦只以台灣六都補助為高為目標,格局真的不夠大,電動車補助和推廣為全球趨勢,看看國外的補助金額,比較一下就知道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例如英國,今年除了剛剛宣布預計投入2千萬英鎊在全國街道建置更多電動汽車充電站,讓路邊充電點數量增加一倍外,今年針對低排放的汽機車也仍持續提供補助,這邊汽車就不談了,但0碳排的電動機車只要單次充電可行駛里程超過30km,就可以獲得最高1500英鎊的補助

美國加州除了也是有規劃相當高的預算在建置充電站外,針對0排放的機車也有提供750美元的補助,不管美英都贏台灣很多,由此可見對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應該是還有空間再追加的
不只桃園有機會,成為六都中的補助王,另外四都大家長要不要也來拼一下『超桃趕北』加碼電動機車補助,想想新聞的標題假如出現2021電動機車補助桃園第一變墊底,台北倒數第二,不覺得很有話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