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我覺得大家可能光看圖片,可能大家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換電站吧?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74549
報導裡面這兩間新北「城市動力」、高雄「見發」,我想現在也沒多少人騎過他們的車吧?甚至可能連名字都沒聽過,但卻領走了3600萬的補助金……
後來這兩間電動機車業者也沒有持續壯大,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就這樣漸漸淡出了
只能說在不對的時間下推出不對的激勵方案,就會出現上面那兩間業者很明顯只是衝著補助的作法
其實當初那個時間點,大家對於電動機車都還不是太熟悉,而且那時市面上也沒有太好的電動機車能夠吸引大家的注目
不過拉回現在這個時間點,電動機車的發展除了相當多元化,就連換電、充電兩種模式的電動機車也都有相當成熟的車款問世了
以我自己iE125車主為例,基本上動力規格已經與一般燃油機車沒有太大的差異,再加上我的生活範圍也不會有充電不方便的問題產生
但以車主角度來說充電站還是愈多愈好,除了充電更方便、直接之外
也能藉由充電的機會可以像隔壁棚到各地踩點,像這個是在三民家樂福的快充站,除了可以順便充電還可以順便採買逛街,多方便阿
(圖片是想跟大家說這個充電站很便利,絕對不是要拍隔壁正在換電的妹子)

而且充電站一多,也就更有機會吸引到更多人加入電動機車的行列不是嗎?
有點扯太遠了……
回到正題,我認真覺得現在這個時機正是政府應該要推出像當年一樣的方案來鼓勵業者才對
畢竟當初不太恰當的政策放到現在來看可謂相當合適,不怕當冤大頭外,錢也算扎扎實實花在刀口上,可能還會受到業者跟民政的稱讚也說不定
而且現在政府也已經開始在推動公規充電規格,如果能再搭配設置充電站補助的話,那就真的是一大福音,畢竟多設置充電站這點也能給目前主流充電車-iE125的車主們更加便利的充電
如果未來充電的發展愈加成熟的話,我認為整個市場應該會漸漸走向充電一途,現在這時政府提前採取措施的話,我覺得除了能讓現有車主得利外,當然對於未來的充電機車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常聽到政府有想要推動電動機車的發展,就希望環保署不要因為一次政策的失誤,而失去了讓電動機車能夠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