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降低企業後續營運成本,才是最後成功之道!

依經濟日報所述(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3392024)
光陽將瞄準企業與政府機構推出全方位解決方案,針對仰賴交通工具提供服務的業者,例如郵政業者、快遞業者及物流業者,能利用Ionex車能網為自己所擁有的電動車隊進行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專用電池充、換電服務。

不過說真的,在個別企業採購電動機車後的後續整體營運上,光陽的 Ionex 系統應會較 睿能 電池系統來的低哦!
2018-09-28 18:16 發佈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祝福他成功,可以跟阿里的爸爸合作,不錯。
孫大聖 wrote:
依經濟日報所述(ht...(恕刪)

啊不就標準台商慣老闆心態,啥都想凹別人出...凹員工,凹政府,凹補助,就是沒辦法做個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來......

光陽嘴臉太難看了,我以後重機也絕不考慮光陽。
孫大聖 wrote:
光陽的 Ionex 系統應會較 睿能 電池系統來的低哦!...(恕刪)


會比睿能一顆電池的綠牌低嗎?
睿能一顆電量是30.5ah比(10.5+26x0.9)ah三顆電池互充的營運成本高嗎?
30.5ah跟10.5ah去推一台車 電池的循環壽命不知道會不會受影響 還有待證明
電池互充 跟常常用到沒電的白色電池壽命也得先打問號我覺得

這倒是我覺得睿能很奇怪的地方
為甚麼不快點推出一顆電池的綠牌
或是極速75 功率跟零件costdown的平價白牌 這樣才精彩阿

再來是睿能的電池免費但收月租
光陽的不賠錢的核心電池壞了不知道要收多少
跟白色電池 商用月租也不知道會收多少?
白色是26x0.9ah 598元會比30.5ah一顆划算嗎?反正一堆不確定的問號很難說..
一昧追求 COST-DOWN 的企業,最終會被自己打敗,因爲 cost-down 有極限!

懂得 VALUE-UP 的才是最後贏家,因爲 value-up 無上限!

願意在【創新/人才/研發】投資的企業,才是真正的【永續經營】!

在這個國度,有良心的企業寥寥可數,算了吧!

燃料電池商品化哪家在研發? 超級電容商品化哪家在研發?

還電動車咧!?電怎麽來?電沒有用時放在哪裏?錢放在口袋裏我倒是知道.....

專注本業的有幾家? 海外獲利據實回台申報的有幾家? 棺傷不勾結的有幾家?

我是說cost-down一些不要高對手太多 才好打擂台啦
因為有對手 如果對手未打就自己倒台了那就不用
孫大聖 wrote:
依經濟日報所述(https...(恕刪)

低??
用腳踏車不更低??

那車載的動,跑的動,跑的遠嗎?
帥懂花錢買報導還真有人認真


要比低嗎?你新水22k再打對折好不好?

孫大聖 wrote:
例如郵政業者、快遞業者及物流業者....(https...(恕刪)



郵局一定不會採用
因為Ionex目前車種跟之前採用的差不多
簡單說沒有白牌動力的電動車
郵局一定不會碰了

其他快遞業者應該也.....
應該不會想拿一台貧弱的動力來送貨....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買電動車的公司
也會想要自己管理電池
還要自己負擔電池老化成本

光是考慮到為了管理電池和充電座而增加的人力
就覺得這不是什麼好方案
canydi wrote:
會比睿能一顆電池的綠...(恕刪)

我覺得睿能遲遲不推出綠牌車款,是因為成本相差無幾
還不如在使用相同料件的單一車款大量生產,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