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決定一切

壹週刊網站在〈挑戰Gogoro〉系列報導中對 Many EV 充電能插,又能帶回家的文章中對 Gogoro 與 Many EV 各項比較後所下的最後總結是「需求決定一切」,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目前兩家廠商產品的使用者並不相同,所以最後銷售結果是由使用者的需求來決定。
這個總結非常中肯,也非常正確,但記者最後也提醒:
Kymco 未來 3年內將陸續推出10款不同等級的車型,其中也包括動力更強的重型車款。未來重型機車的使用者則不是只有 Gogoro 可以選擇,所以 Gogoro 除需加速換電站設置外,也得想想如何面對 Kymco 的電動大軍了。
新聞來源:壹週刊(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431980)
2018-08-04 22: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需求 一切

文星高照 wrote:
壹週刊網站在〈挑戰Gogoro...(恕刪)


下面留言一面倒……
結論不用看都猜得到,反正傳統傳媒都是一面倒向光陽,畢竟光陽還是機車市佔第一廣告預算最多。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文星高照 wrote:
壹週刊網站在〈挑戰G...(恕刪)
光陽至少也要租兩顆電池才好用吧!
那麼小的電池只用一顆很多地方根本到不了,如果不想等充電,30公里來回15公里不到就要折合,實際使用里程13公里時焦慮就很高了!

(10764+電費2400)*2=26338元
光陽真的一年內能推出125cc以上動力的電動機車嗎..

如果真的可以滿令人期待的..

市場上就需要這樣自由競爭,這樣車子才會越做越好..
力挺SONY的飛行員 wrote:
光陽真的一年內能推出...(恕刪)

125cc就要用到4顆電池,才差不多Gogoro 的電量。租金你就自己算吧!

力挺SONY的飛行員 wrote:
光陽真的一年內能推...(恕刪)

有能力早就做出來了,沒能力在幾年還是做不出來。
文星高照 wrote:
動力更強的重型車款


電池根本不是主要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
高速馬達自己又做不出來,又買不到,又買不起,
就算買到,馬達買太貴,車又太貴,又賣不出去。這才是關鍵。

除了馬達以外,其他啥電子化,都是花招,其實都可以省略,
簡單的 高速馬達+電池+低價 就可以賣得嚇嚇叫了!

問題是,低價高速馬達做不出來呀!萬一,弄一台10幾萬的高速馬達,是要賣給誰?
下方表格都用有包含保養的799月租費下去計算了

還重複計算保養費用

實在是令人髮指

文星高照 wrote:
壹週刊網站在〈挑戰Gogoro...(恕刪)


是阿,需求決定一切, 去年輕型電動機車掛牌數八千初頭

今年七月底過全台輕型電動機車補助量加總起來還不到三千台, 全年看會不會到五千輛? 什麼? 比去年還萎縮! 這還是全台綠牌電動機車廠牌合計

這原因另人玩味呀, 輕型電動機車算是愈來愈小眾或是被擠到免掛大牌電自去了? [cozy要是賣得好表示業者定位清楚因技術應到這裏而已, 去跟別人爭啥!]

且看今年ionex綠牌等級是驢是馬, 能不能帶動一波熱潮, 累積超過六千輛? ionex可一舉成為綠牌霸主! 相信此業者一定信心十足, 就靠光粉支持了

贊的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