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充電或換電池? 電動機車大廠同台大辯論,看看各家怎麼說!

昨(10)日在中油舉辦的智慧綠能加油站論壇上,國內各大電動機車業者,針對消費者到底是習慣充電模式,還是換電池,各自表述。
參考來源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HzMp-r2ZU)

結論:廠商各自表述,使用者也是各自表述(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而且總認為自己的最好)!
2018-05-11 10:08 發佈
頭香,只知道台灣的自充努力了二十年,一直推展不動。

直到三年前成熟換電出現,也不知是換電方便吸引?還是白牌動力誘人?一下子大爆發,直到現在,成為電車月銷售市佔九成。

當然,未來持續變化,兩者競爭還有變數,唯一不變的,消費者將是最後贏家,而市場考驗會決定廠商生存與否。

有什麼好辯論的
各廠商推出自己覺得最好的系統及產品
消費者自然會做選擇
廠商自己講的有什麼用
直接把產品推在市場販售,由消費者來決定,最簡單明瞭不用再辯論了。
很人討論說充電站成本低、風險低容易推廣等等優點;換電站則相反,我認為充換電同時兼具最好。
同時都有最好
畢竟換電站又不是到處都有
充電的地方也很有限,不是到處都能充
換電與自充兩者本來就分屬不同用戶族群了,
你想自充,
就自己評估看看住家是否能提供你充電的方法,
要換電,
一樣也是自己評估生活圈內是否有充足的換電站,
現階段沒有那一種方案能完全滿足機車族的需求,
同樣的,
要自充就是自己承擔電池的使用壽命,
隨時要有買新電池來換的心理準備,
而換電就是無限期分期付款買電池,
直到你把機車賣了那天,
兩種都不要?
那麼請先左轉下樓梯,
等出現不再以電池作為電力載具的機車出現後再來,
不然就是繼續乖乖的騎油車,
等政府發布禁止燃油機車上路時再來...。
波爾圖 wrote:
昨(10)日在中油舉...(恕刪)
就放給車廠各自努力就好,市場自然會給出答案,不過個人是認為充、換電都會存在誰也幹不掉誰。
政府只要做幾件事就好:
1.繼續補助消費者購買電動車不補助油車
2.輔導台灣廠商自製電池蕊
3.改善發電效率與污染
ukj2621004 wrote:
頭香,只知道台灣的自充努力了二十年,一直推展不動。

直到三年前成熟換電出現,也不知是換電方便吸引?還是白牌動力誘人?一下子大爆發,直到現在,成為電車月銷售市佔九成。
.(恕刪)


我2006-2007年在電動機車界
推展不動的主因是電池的能量密度一直不夠,2005年當時的動力型鋰電池是高價產品,
不能符合市場接受價位

鉛酸電池的能量密度太低,循環使用壽命太短(當年測過全充放使用,300多次就完全
無容量,而3C用的日系鋰電池充放1000次下還有約70%容量)

同時代的日本電動自行車,折衷方案是用鎳氫電池,但鎳氫電池電壓壓降特性不明顯,
而且相對鋰電池CP值過低,所以業界沒有大量採用



再來是物聯網的功能,2005年當時也沒有微電腦SOC化的方案,

我第一次碰到是Luminary Micro(2009年被TI併購)

32位元的ARM等級微電腦要到2007年後才慢慢普及,而且2G模組也是高價產品
雲端的圖資要到google map普及開發上才較為可行(同樣困境在我後來任職的雲端防盜器公司發生)

這也就是電動車為何早在愛迪生時代就出現,但沒有普及的原因

因為百年來受限電池能量密度及循環使用次數都不夠


沒有好的電池,就跟40年代沒有好的噴射引擎要做超音速噴射機一樣的下場
ukj2621004 wrote:
頭香,只知道台灣的自...(恕刪)

自充並沒有推廣
一直以來的概念就是電瓶配馬達
後來鋰電普及,改為鋰電才慢慢有提著跑

不然以前會買的幾乎都是一樓有電座的家庭
而且沒有大量用車需求的人

如同展示車,一開始推出時車主高尚的嘴臉
大家各個有車庫有大空間停車
跟後期買的平民化不同

加上一直以來,電動車要達到白牌等級又要和油車同等價位的也不多

自己看看
G2推出後的接受度就差不多清楚了

手機可以使用換電,車輛為什麼不行?
手機決定電池不能拆換,為什麼大家又能接受?
因為手機輕?
因為換電充電實在不是太重要
重度使用者更應該使用換電
因為……
鋰電買斷時
重度使用者的鋰電是最容易壞
這句話車主自己好好想想

光從手機使用來舉例
手機待機續航力一個月
手機每天重度耗電,半天沒電,你的電池一年一樣頭好壯壯?
手機輕度使用,一個禮拜充電一次,你的電池平均撐不過兩年?

別讓費用牽制行駛體驗
越不常使用,你虧越大而已

我的電動車還是使用舊科技
電瓶耐操好擋
可以用三年
壞了再去機車行拿淘汰品來用又是三年

波爾圖 wrote:
昨(10)日在中油...(恕刪)


這場辯論只是用來練習舌頭的靈活度~~

任何商品都必須在"獲利"的基礎上,沒有哪個系統的好壞之分,只有哪一方能賺的多又長久

換電派-->產品有獨特性與獨佔性,開價當然隨他高興,沒有"電動機車"他還能靠什麼賺錢...???
充電派-->需要有充電環境與時間,使用區域受到限制,有其他傳統商品可以支撐獲利

"獲利"就是這兩派的最大公因數,兩派就如同一個時間天秤,時間久了"一邊受傷,另一邊獲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