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汽車篇:掃除使用痛點,電動車才能普及

純電動汽車因為電池太大,充電絕對是主流, 基礎建設的挑戰還挺多的. 機車因為電池較小, 換電充電都各有市場, 但也有基礎建設的挑戰以及使用成本的挑戰, 以下這篇對談可參考.

受訪者:「綠動未來」創辦人 劉小麟(以下簡稱劉)
主持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高宜凡(以下簡稱高)

高:最近聽到一個消息,有位企業主管抱怨電動車買回去不能用,不是車子壞了,而是要在社區停車場安裝充電樁時,竟然被管委會否決!為何電動車車主會遇到這種問題?

劉:首先,這是對電動車的知識不夠了解。很多管委會成員比較年長,對電動車這種比較新的東西沒接觸過,造成對電動車有種恐懼心態。第二,當車主要在車位旁安裝充電器,管委會也會以破壞美觀、顧慮安全等理由反對,以為電動車有火燒車的風險。
 根據我們統計,10個車主裡面,大概有1、2位會遇到這問題,發生率還蠻高的,當車主沒辦法在自家車位安裝,只能去外面的公共充電站,甚至去別人家借,造成使用的不便。其實電動車最大優點就是把車位當成充電站,類似自己的專屬加油站,很多車主最喜歡的就是在家充電,每天早上出門電就充飽,晚上回來再充電,不需要去外面找。


高:有人覺得在台灣開電動車比較划算,是因為台灣的電價很便宜。你們有算過電動車的行駛成本大概是多少嗎?跟傳統燃油車比起來有多大差距?

劉:如果是在家充電,我們換算的結果是每公里只要0.5~0.75元,這有分冬季跟夏季,因為夏季電價較貴,大概會到0.75~0.85元。如果換成燃油車,把稅負、維修、保養成本都攤提下來的話,油車大概每公里需要3塊錢,這樣就可以知道兩者的使用成本相差非常多。更誇張的還有,其實有些車主沒在家裝充電器,因為附近就有快充站或公有充電站,可以每天去充,而且享受補助,像現在Tesla在台灣設置的超級充電站,根本都不用錢。

完整內容請參考:
https://lowestc.blogspot.tw/2018/04/blog-post_25.html
2018-04-30 9:48 發佈

Younger2006 wrote:
劉:如果是在家充電,我們換算的結果是每公里只要0.5~0.75元,
這有分冬季跟夏季,因為夏季電價較貴,大概會到0.75~0.85元。
如果換成燃油車,把稅負、維修、保養成本都攤提下來的話,
油車大概每公里需要3塊錢


電車不用繳稅維修保養...?

不是硬要酸電車,但這樣比好像不太公平來著

電車只算電費,那我們來算算油錢試試(樂觀假設電車跟油車稅負、維修、保養成本一樣)

省一點的柴油車:18km/L = 18km / 26.1 NTD = 每公里1.45元
耗一點的汽油車:12km/L = 12km / 29.7 NTD = 每公里2.48元

這樣比再說油車比電車燒錢還差不多
土豆黃 wrote:
電車不用繳稅維修保養...(恕刪)

台達做電機的當然說好的
這種訪問就看消費者怎麼想


管委會拒絕理由就單純是理由

臺灣人的劣根性
憑什麼他有我沒有?
我的停車位也要有免費220電源

BlackDragon wrote:
管委會拒絕理由就單純是理由
臺灣人的劣根性
憑什麼他有我沒有?
我的停車位也要有免費220電源...(恕刪)


一般來說拉的線都是從住戶電錶拉出來的, 電都是吃住戶自己的, 而不是公電
但即便如此, 只要在地下室要個別施工都還是需經由住戶管理委員會同意!
而一般的結果都是被否決, 因為很多人並不懂這個充電座其實很安全, 總覺得拉個220V的電就有安全疑慮!
但這樣的需求又都是少數, 因此很難在管委會被同意
反而在豪宅大樓被通過的機率比較大!
靈長類 wrote:
一般來說拉的線都是從...(恕刪)

就一些人來說
是以我說的例子沒錯
豪宅問題會更大
除非主委自己要裝

一般用戶會思考就是他有我沒有
有錢人思考,憑什麼他侵犯我的公共空間權益

所以電表每個車位都拉線給他吧!

思考到這裡

我寧願說電池會爆
我確實也是這樣對笨蛋
你說再多都沒用,因為他平常就不會對你有多好了
何必為了一個毒瘤來造成自己負擔
等往後普及了,自我感覺良好的氣焰消了,那時候很OK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