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是ggr2的車主,每個月乖乖付一千多的費用。雖然不覺得有比較省錢,但是還算負擔的起。
光陽至今還沒提出完整的電池方案,也還沒發表125類型的機車,說要比較哪一家規格較優,好像無從比較。
不過我們的政府,無腦不是這一兩年的事,各種利害關係,關說與暗箱作業下,發生一連串的無腦決策,直接讓某家變成公規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還要考慮其他廠牌的態度,例如加入使用相同電池規格的光陽,與需要整套電池系統的睿能,加入門檻是否不同。
brownp wrote:
光陽至今還沒提出完整的電池方案,也還沒發表125類型的機車,說要比較哪一家規格較優,好像無從比較。...(恕刪)
先不論費用, 規格之類的爭議
光從造車的理念, 就知道光陽這款車設計本質上是有問題
它是利用一顆核心電池來驅動馬達, 而這顆核心電池的電量只夠支撐15公里的續航, 也就是大概不到10ah
其他不管是買斷還是租用的額外電池的作用都是對這顆核心電池充電!
這就是手機設計的概念, 手機內就一顆電池, 然後使用行動電源對它充電, 需要長時間使用時就多準備幾顆行動電源
但在交通工具上就有個很大的問題!
一旦在高速時, 電池快速放電的同時, 又要充電
那核心電池的工作溫度一定極高!電池的壽命一定會縮短
以我的電動自行車來說, 充飽電需要約4小時, 但只要40公里的時速, 不用一個小時就沒電了!
就算我帶了行動電源, 它的充電速度永遠追不上放電速度!
我很好奇, 光陽要如何解決放電速度及溫度升高的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