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僅推測光陽的充換電方案 與睿能的討論

光陽假設是充換電並存方案,隨便想一下就知道車主自行購買的電池和加入換電系統的電池是不同的,車主可能在買車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只買一顆或是兩顆自用電池,或是一顆自用,一顆換電系統用的電池,當然也可能兩顆都是換電系統的電池

而光陽換電站的電池也肯定只能識別有換電系統的電池而已,不然自有的電池快爛了,就拿去交換,這不可能是吧? 光陽有這麼白癡的話,也早就倒了

那麼推測有的車主通勤距離小於15km,只需要一顆電池,那就不加入換電系統,每天自己拆下電池充電,或是直接在車上充電;距離稍遠的,就可以選擇自用兩顆電池,或一顆自用,一顆加入換電系統的,或是兩顆都加入換電系統?
等於是個彈性幅度較大的方案....僅是推測而已

那麼光陽如何設置換電站? 現行大街小巷的光陽經銷站? 是個好點子,光陽肯定也要給經銷站一些甜頭,經銷站才肯設置換電站對吧? 可以看一下這張有人分享的圖:
僅推測光陽的充換電方案   與睿能的討論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會認為光陽機車行沒法放換電站..基本上機車行都有機油櫃,或是好幾輛等著出售的二手車擺放一定的空間,或是..? 而換電站當然也可以直接放在外面就好,有的人就堅持說車行一定要開著門才能換電..呵呵

以上只是個人猜測光陽的方案,睿能車主常常挖苦充電車主電池貴...可是,睿能車主看似表面沒有買電池,但是電池月租費呢? 每公里1.5元的方案來說,我假設電池可以充放電2000次吧,續航60km來算,那自己花五萬元買電池就可以跑12萬公里了...按換電系統,每公里1.5元的方案來看,跑12萬公里要花18萬元的電池費用!!!! 以每公里2.5元的方案,則跑12萬公里要花30萬元!! 這對於有地方可以充電,然後不是每天想著要環島的人來說,根本買電池綽綽有餘了好嗎?

結論就是,等光陽方案確定,勢必也會影響睿能的市場,不管是睿能做出更好的車,或是車子降價,或是更便宜的月租費對消費者或是睿能車主來說都是福氣,你說是吧? 先不用急著先把光陽抹黑!
2018-03-16 17:51 發佈

魯拉拉拉 wrote:
光陽假設是充換電並...(恕刪)

充換電方案只有搭配gogoro電池才有辦法做,另建一套系統,換電的人太少沒辦法達到經濟規模。

魯拉拉拉 wrote:
以上只是個人猜測光陽的方案,睿能車主常常挖苦充電車主電池貴...可是,睿能車主看似表面沒有買電池,但是電池月租費呢? 每公里1.5元的方案來說,我假設電池可以充放電2000次吧,續航60km來算,那自己花五萬元買電池就可以跑12萬公里了...按換電系統,每公里1.5元的方案來看,跑12萬公里要花18萬元的電池費用!!!! 以每公里2.5元的方案,則跑12萬公里要花30萬元!! 這對於有地方可以充電,然後不是每天想著要環島的人來說,根本買電池綽綽有餘了好嗎?


這段看起來花好多!謝謝分享!

現在實在不好猜,且什麼時候上市也不知道,

但有更多選擇就是更好
臺北市的車行能有多大店面?
鐵門拉下就只剩騎樓,都能放換電站嗎?
不過這根本不是重點

如果不是每台車主都有換電需求
光陽很難計算哪些地方該設換電站
而不容易有效率增加站點
大量拓點就會增加成本,閒置電池也會損耗
折衷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方案
反而綁手綁腳
不利推廣新規格

魯拉拉拉 wrote:
光陽假設是充換電並...(恕刪)


你的猜測是這樣!!
我的猜測則是~
光陽指的充換電併行是光陽自出充電電動車!

電動車符合換電電池"公規"

所以買車的情形,你可以買車不加電池,選擇去申辦公規換電合約也行!
而不是花了錢買了整台車,廠商卻說電池非使用者財產,卻不願直接說購車價格中完全不包含電池!


但是要如何讓你的設備套用換電合約?
現階段不是傳統車廠不願接受,而是某廠不願將自己規格下放

買了車不簽合約就只能當裝飾品?
網路凡走過必留痕跡!
不能規劃電池履歷晶片,使充換電並存嗎?

比如說我平時在家充電, 有長途需求又可以付費更換 年份/里程 差不多(+-15%)?的電池.


魯拉拉拉 wrote:
假設電池可以充放電2000次吧,續航60km來算,那自己花五萬元買電池就可以跑12萬


如果光陽能夠保證5萬元的電池能夠續航60km且12萬公里總里程那睿能還真不是對手.
自充電跟換電是矛盾的, 我在其他篇說過, 自充電會導致換電系統推廣的惡性循環
除非光陽不顧股東利益, 就算賠錢也要繼續玩, 否則真的只是出爽的
據網友分享gogoro的續航能力,時速40公里下,續航里程110公里,
在這樣的續航力下搭配全台500餘座的換電站才能滿足目前ggr車主的需求。

光陽的換電車如果擁有相同的續航力與極速,那大概至少也要有500座換電站,佈點是個問題!但是如果一切都跟ggr近似的話,消費者為什麼就要買光陽的換電車而不買ggr?

不必妥協的綠能!我猜這是免月租費的意思吧!
不用月費,又不用高價買斷電池,這種電池的續航力會比ggr好嗎?換電站會多到完全不用在意換電問題嗎?如果續航力只是二、三十公里那種程度,又或者換電站數比邱立委的頭髮還少,就不免令人質疑光陽這台換電車是為了換電而換電!骨子裡還是台以充電為主的電車。那要如何跟ggr鬥呢?

重點還是在性能與續航力吧!
不論要怎麼換電,性能、續航沒有顯著的競爭優勢的話,沒啥搞頭。因為現在就是有一台gogoro橫在那裡。你要大家轉投光陽的懷抱,沒看到牛肉是行不通的!
而光陽也不是吃素的,應該不可能在與ggr同續航、同性能下卻將月費讓利給消費者而自行吸收吧?雖然我希望是這樣。
但如果性能、續航都輸的話,那就證明是打假球了!光陽大概沒心思在電車這塊,大家可以早點清醒了。

魯拉拉拉 wrote:
光陽假設是充換電並...(恕刪)

光陽的方案還沒發布
不必急著幫光陽擦脂抹粉
看影片應該只有一個電池
如果有兩個,這應該是重點,不可能不提
如果只有一顆
那答案只會有一個
這顆電池可以換,也可以自充
才符合他們自己下的標題"最佳解決方案"
自充應該是參考GGR的自充設備
這樣才能減少換電站的設置成本與時間
還有~~~
一顆電池的使用功率最高就是綠牌車等級
就算換成白牌馬達也跑不遠

總結下來
光陽可能會出綠牌可自充與換電的車
樓上有提到電池壽命與管理
這跟消費者無關
光陽必須做好相關規範
拿到爛電池,訐譙光陽就對了
換電站設立
也不必幫光陽煩惱
怎麼補助經銷商,也是光陽該自己煩惱
最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價格與造型
造型應該無懸念是MANY的車殼
這台車賣得很不錯,市場接受度頗高
那唯一要關心的就是價格
這個價格定位很微妙~~~~
因為GGR已經訂了一個樓地板
如果光陽定的比GGR高
那表示光陽自認自己的產品比GGR好,開高理所當然
但是GGR整個發展下來,就電車市場來看會比光陽差嗎??
如果開的比GGR低,那就表示,自己造車技術或是信心不如睿能
才會用低價搶進市場
所以~~答案很明顯,對光陽也不必過度期待
價格絕對跟GGR2差不多價格

所以光陽很可能會出一台
可自充,可換電,價格約7-8W的綠牌電動MANY

打完收工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