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淺談電池公規與世界盃一事,請客觀理性討論!

請客觀分辨是非曲直對錯,不要模糊焦點

寫在最前面
------------------------------------------------------------------
現實層面來說,小國要取得世界規格制定權幾乎是沒有可能。
再說如果產品真的好,政府不需另外獨厚資助,將來也一樣能打出好成績。
最怕政府補助龐大建站經費,只改善部分民眾的換電便利,卻被內外資壟斷允取允求。
國發會僅占睿能少部分的股權,然後政府出資補助建站,
最後利益跟全部股東分享,這樣不合理的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會做?
------------------------------------------------------------------
如果真要定公規不論充或換電系統,就該由政府制定給所有廠商依規範製作,
這樣才不會有偏私圖利之疑慮。
如果政府強制用私人廠商開發的成品當公規行補助,永遠有以下幾個問題。
1.政府向企業買斷權利金,權利金怎麼談都不可能讓人信服。
其實用公費跟私人買斷權利金,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偏私圖利。
2.廠商投入資金跟心血研發的成品,沒有任何理由可要求無條其件奉獻。
3.要廠商間自己去談,那更是一個無解的習題。

根據iem2000大大很熱心收集的資料
2013年12月9日 就已經有了公規交換電池的制定叫,
"電動二輪車電池交換系統共通電池審驗規範",
直到2016年12月30日廢止。
有一個說法這公規是用台灣城市動力的電池去制定的,
如果其他廠商用這公規需要付權利金,那該公規就有偏私圖利的可能。
GOGORO在開始量產前此公規補助已公布實行,睿能最終沒有選擇使用,
這可以說明睿能已經做出選擇。
如果此公規不需要任何單位的授權,而且有補助睿能為什麼不選用?
如果當初睿能不用公規,是因為需要其他私人廠商授權,今日其他廠商有相同考量。
最重要的是這本就是一個重大錯誤!


關於世界盃

台灣的確是少數適合發展換電區域且排名前茅。
睿能跟其投資者應該早已評估過,只要拿下台灣幾成市場就可以穩定獲利,
未來還可以操作高本夢比的股票,至於進軍世界盃這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市場真正出現且利益夠龐大,其他國家的廠商一定也會全力投入發展,
就算要跟睿能一樣花5年時間,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全球的石油蘊含量還有很多。
進一步想,就算睿能世界盃打出了好成績,對台灣一般基層人民有什麼實質利益?
台灣長久以來因政策保護,那麼多家油車廠商都會聯合壟斷吃定消費者了,
難道可能因政策養出一家獨大的電車廠商,一定會對消費者佛心對待!

國家政策的推行,本就該以全體人民最大的利益考量,而非特定少數企業或人士,
況且目前拋出進軍世界的遠大願景,真正客觀評估後會發現言過其實。
先進國家再怎麼不濟,也不可能在電車剛性需求來臨前,
開發不出性能堪比甚至超越GOGORO的電車,搶占電車及能源龐大商機。
講直白一點,非不能也而是不為也!
原因是:
油車要開始有規模的讓位還要很久,目前普遍預定禁售日期至少還有近20年!
更別說禁售非代表禁用,這可預期20年內近乎滿位的世界「停車場」,現在前往只有零星停車位。

總結來說,
除了不該選私人企業的成品定為公規,
充、換電站的建置政府也不該介入補助,最多持續推行購車補助,
回歸到公平競爭的自由市場機制,其他廠商還要繼續裝死,
讓睿能一步步吞食市場,那就自能怪他們自己了。

說真的睿能真正最大的創新,應該是月租收費方式,
如果這種經營模式世界各國可以申請專利,睿能應該是冠軍了。(這是真心稱讚)
2018-02-11 10:34 發佈
個人覺得換電模式只適合地小人稠的地區

如 台灣,香港,新加坡,在國土面積大,人口密不高的地方

根本是賠錢送死,不要說別的,單是台灣東部要廣設換電站

就很拚了

理想的方式是同一機車充換電並行,在人口高的城市廣設換電站

到了郊外只設投幣式充電樁,成本較低

每月一樣要有月租費,使用充電樁也要投幣,

每月使用里程數要減去充電使用里程,再來計算收費

雖然複雜了一點,但目前應該做的到,充電時會知道那組電池及機車在使用

這樣才有可能打世界盃
abc99d wrote:
請客觀分辨是非曲直對...(恕刪)


公不公規先不說

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格綁標的事情

那些制定的人 政府採購法沒讀通

政府沒整合的技術 最後還是會回到原點
這件事不用再討論了

abc99d wrote:
請客觀分辨是非曲直...(恕刪)


當然公規好
就像汽油大家都通用一樣
台灣發生過太多次綁標弊案了。

經濟部最早的想法,將睿能的換電系統,設為電動機車的唯一公規,就是明顯綁標意圖。
twopigs wrote:
公不公規先不說台灣不...(

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格綁標的事情

那些制定的人 政府採購法沒讀通
恕刪)
換電動車只有兩種狀況有機會成功

一種是政府強力主導,各家廠商配合

目前台灣就是政府不強力,廠商不配合

另一種狀況就是使用能比油車便宜

這是若干年後的事

而充電車也有缺點

所以結論目前就是不適合
jackyad wrote:
根本是賠錢送死,不要說別的,單是台灣東部要廣設換電站就很拚了...(恕刪)


我覺得東部地區很適合示範主都會區跟次都會區的連結
密集設換電站很花錢,而狗車最好只開發主都會區跟次都會區效益最高
其餘地區開放給有意願經營的代理商開發,狗車負責認證跟賣設備即可

東部地區就來示範兩都會區相距500公里,選擇一到兩條主幹道來設站
東部就台九線加台十一線
先設站線上的主要城市,宜蘭市 花蓮市 台東市
再來設站線上的次要城鎮,如羅東 光復 玉里 池上
再來補足兩站之間超過20公里沒站點的地方
這樣台九線上每20公里就有一站,表示台九線上任一點都不超過10公里就有換電站
大約30站就可以填滿東部省道 另外再加20站簡單充實宜蘭市 花蓮市 台東市 形成初步環島站點
這50個換電站是都會區之間(500公里)連結的骨幹,雖不多,但是整條路線都有換電站,也不能太計較換電率,算是必要的設站投資

再來熱點換電站之間就可以考慮增設,慢慢地發展到有換電的需求就有站點
兩都會區聯絡道之間的地區設站多寡看發展,但骨幹的50站是一定不可少的



yurue wrote:
台灣發生過太多次綁標...(恕刪)


承辦的人沒讀政府採購法 才會發生這種綁標規格的事情
肯定要重來一次
浪費公帑
換個角度來想, 如果政府去訂一個新的USB規格, 然後去打世界杯, 你覺得如何?

一個已然成熟而且幾乎市佔百分之百的系統你不用, 硬要去訂一個沒人用,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用, 不知道好不好用的新系統
這樣是好的決策嗎?
jackyad wrote:
個人覺得換電模式只適...(恕刪)
你都知道國外廠商會發展,政府也知道啊!所以政府的責任就是引導國內廠商快速卡位國際市場。這也是制定公規的意義之一。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