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森的拋出免權利金的議題後
拜讀不少網上該用go電池當公規的文章
以及針對光陽要自制電池的貶意
深深感到台灣人的盲目追捧
我舉個蘋果與安卓競爭的故事
蘋果當初不可一世 安卓陣營不斷被屌打
但是不停競爭下
安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反到現今蘋果不少功能都要追著安卓跑
自由市場的制度下
光陽的電動車雖然賣得沒go好
但是未來光陽走換電模式
讓消費者有多一個選擇
go的電池資費在競爭下也有可能降低
對電動車市場是好事情
gogoro如果獨大後擁有話語權 想喊東就往東 喊西就往西
整個市場 政府 甚至消費者都要被牽著鼻子走
燒車沒人理 鎖龍頭沒人理
因為電池線路就只有我的規格 我想怎麼搞奈我何?
消費者只能乖乖吞下去
後果不堪設想
想當初果粉可沒對安卓陣營整天批判
反倒是go粉對光陽...
呵呵
例如微軟壟斷pc的作業系統市場
讓使用者只能用他家的OS
但是使用者真的會覺得這樣不好嗎
最後還不是習慣用他家的系統去處理工作或玩遊戲
至於gogoro能否壟斷市場
以台灣的小市場來說很難
但是若是真的統一規格
日後可以讓其他業者更容易專注在車體設計上
或許傳統車廠害怕的是被取代
但是怎麼不思考如何能迎頭趕上呢
我給你這麼多年的機會
還要我等多久(手拍手背)
政府急於訂定公制
也是期盼讓市場早點定下來
當一個公規出來之後
充電站即可普遍鋪設
電動車自然可以提早普及至全台
我是覺得越早塵埃落定
更有助於電動車的推行
就算台灣真的被某一家獨佔
也只會對台灣的民眾有利
畢竟我們不一定能跟世界其他供電系統爭市場規格
但是若是連台灣都搞多種規格
最後只是被國外給吃掉而已
拜託光陽爭氣一點
三月推出更好的換電規格
我等著看
若是拿不出來
就加入政府核定的公規吧
closer0616 wrote:
陸學森的拋出免權利...(恕刪)

樓主可能拜讀的不夠詳細,未來的計畫是「充」、「換」電站並行
並不是只有做換電規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04000554-260119
提供新聞再給樓主拜讀一下,裡面清楚的說明
工業局官員強調,充換電站數量並非一成不變,未來充電技術成熟,可從現行充一次2小時縮短為20分鐘,充電站數量可能就會增多,不一定都是Gogoro換電站的天下。
充電站技術成熟,數量也可能會增多,還是會看未來趨勢去建設充換電站的數量,當然以這兩年的台灣市場來預估,Gogoro販賣的數量與其他電動車相比,幾乎是9:1
政策的規劃短期當然一定是先換電站大於充電站(別忽略過去政府的資源都壓在充電站上,現在只是配合市場調整),倘若未來Kymco或其他機車廠能提供相當於Gogoro續航力、動力的充電電動機車且消費者買單,資源大概又會往充電站調整
當然提供多一個選擇給消費者最好的事情
但以Kymco的電動車產品規格來看,Candy的續航力和動力都是不及Gogoro的,消費者不買單也不意外
這種狀況下你是政府你會把資源放在市場10%的充電還是市場90%的換電?
假如是換電,你會把資源放在已經有產品滿街跑的Gogoro還是換電電動機車還沒開始賣的Kymco
而且要說壟斷電池市場?認真算起來的話Gogoro確實已經壟斷換電電動機車市場,就算是電動機車市場不論充換電,90%也算壟斷了,但這是自由市場經濟下消費者自行選擇的結果喔,不是政府造成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