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電動機車 為什麼不能充電 及 換電並行?

理論上,像Gogoro 之類的電動車,如果同時有三個電池槽,甚至更多,
兩個只能換電,一個可以充電(比例各廠商可以調整),兩種電池裡面都一樣只是外殼顏色不同,充電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
,甚至有充電紀錄及電腦可以管控就好,
要做到區隔不混用應該也很簡單,成本應該不會多很多,只是車子防竊可能就弱了一點,鎖住充電電池還是可以用!?
,平常不用的電池槽還可以當多的空間放東西(電池接點可以有個保護蓋),
當然自充電池應該會賣的有點貴,但這樣不是結合兩邊的優點嗎?! 短程充電,長程換電,或來不及充可以換電,
因為有些人生活範圍內換電不容易,要長途也可以換電,現在 Gogoro 不就在台灣西岸幾乎都有了嗎?!
而Gogoro的睿能創意創辦人、執行長陸學森也說過,
Gogoro已不只是電動機車公司,透過結合換電站的發展,未來可創造出更大的產業鏈,賣的已經是電,
能源交換的新方式, 這樣不是很符合嗎?
當然有人會說空間是個問題
,但如果Gogoro或其他電動車廠 學 Tesla ,先把頂尖的技術及想法放在較高單價的電動重機上面,
學習Telsa的成功之道,讓人們願意掏出更多的錢買最好體驗的電動重機,
,這樣應該是滿有機會成為電動機車界的 Telsa, 大家認為呢?!
2017-08-21 10: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動機車 換電

就是愛玩 wrote:
理論上,像Gogoro...(恕刪)


一切都是錢的考量
當前電動車最貴的零件就是電池
充電的車,電池成本押給客戶
客戶買不買單?保固如何計算?
換電的車,電池成本留給廠商
一部車要準備多少電池?
公司會不會就倒了?.....

TESLA也還沒成功,財報不及格,model 3能不能順利量產,也還是未知數?
就算是明年順利量產50萬部model 3
總產能也比不上去年第十大車廠 Suzuki – 280萬輛
更不提前三大車廠,每一家都有千萬輛的出貨能力。
GOGORO也還沒成功,路還很長,但是就和TESLA一樣,已經開始讓大環境的核心價值改變。
值得期待!
充換並行月租計算會有問題!

或者你有更好的計費方案,共創雙贏?
JL wrote:

一切都是錢的考量...(恕刪)


保固由廠商自行計算成本後提出,客戶可以依自己需要選擇,不用就都換成換電的,要全改成充電的電池也可以,
有些地方就是不方便換阿,廠商至少可以做到自充和交換電池其實都一樣,但由電池晶片及紀錄管控區分,顏色區分,
例如黑色是充電,綠色是換電,黑色多個充電孔,其他都一樣?!
由電動車 app 來控管電池使用模式,
,這樣多個可以自充電的電池的選擇,
多的成本就由充電電池價格來負擔,(應該是上萬的?!),或看怎麼分攤最好,
對純換電的也沒差,但多個充電選擇的新電池可買,市場及可應用的場所大很多,如台灣東部,及世界其他更多更大市場?!
最理想是電動車及現有換電電池都異動很少甚至都不用動,只要是多個可自充電池可選擇?!
你說的對,Tesla 是可能會失敗,但我猜不會,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他成功,因為他賣的是大多數的人想要的夢!
自動駕駛電動車及自動駕駛出租車(想像以後租車,只要預約好,自動到你家接你),但它可以走到現在這麼遠,就是因為 Model S 取得電動車使用經驗極高的評價,
讓人相信它的未來!

另外根據陸學森賣的是能源交換,電動重車根本不用賺錢,只是不賠錢就賺到了,因為重車用的電更兇,擴大了換電的市場,就是擴大經濟規模,成本就有下降的空間,利潤就有上升的空間,當然實際上還有很都困難,就看誰能真的排除,做到了!



寶來旺 wrote:
充換並行月租計算會有...(恕刪)

就像你說的,計費方案是廠商訂的,他們可以調整,提出到大部份人都能接受的新方案,
就我預計,應該自充的使用費會比換電貴一點,但可以換得保固及更大的使用範圍(如沒充電站的地方)

就是愛玩 wrote:
要做到區隔不混用應該也很簡單,成本應該不會多很多,...(恕刪)


看到這一段只能深深嘆氣, 我們硬體工程師, 經常面對不懂技術的 sales 或 PM 口若懸河的說 : 這應該很簡單! 這應該多沒幾塊錢!

反正, 通通都是應該, 應該, 應該, 對自己不懂的領域, 為何可以如此輕易說出口 "這應該很簡單!".

不說了, 我繼續去苦惱 circuit.

就是愛玩 wrote:
理論上,像Gogoro...(恕刪)

你的應該是好幾億元到好幾十億的再燒啊
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說啥= =
等市場規模夠大,各種不同的模式都是可能的。只是現在市場太小,所以只能出最大眾化的車款。
s460731 wrote:
看到這一段只能深深嘆...(恕刪)

七七三 wrote:
你的應該是好幾億元到...(恕刪)


的確,這些都是錢,就像我也是工程師,我也深深了解,另外 Gogoro 已經花多少了?
可是就像三星 的 OLED ,當初就是明知很燒錢,其他國家,像台灣及日本都放棄了,
三星還是給它衝過去了,
Galaxy 系列及小尺寸螢幕現在才有這麼大的榮景,當個世界級的公司本來就不簡單了!

怎麼做到,才是贏人家的地方, 當然我也是打打嘴砲而已,
你敢肯定以後電動車不會有這樣的模式嗎?! 或許吧! 謝謝你們的金言!
我只知道有最高端技術的人不一定會賺錢,但會創造及滿足很多人需求的人很容易賺大錢,只是問題多嗎?

就是愛玩 wrote:
的確,這些都是錢,...(恕刪)


很有趣的討論

其實你可以查一下各電動車廠
不管是ppt造車的或是現在真的有實車出現的
的確有人提過換電的方式
但是用人工交換電動車電池,並不切實際。
Tesla Model S 電池重達900公斤,TESLA 當初是用機器人自動交換。
但後來放棄,寧可改用機器手臂自動幫忙充電。
GOGORO電池重約9公斤,你可以試試連續交換100顆,看看會有甚麼後果。
絕對可以省下健身房的費用!!!
以我的年紀,恐怕躺著復健的時間,會比充電時間還久。
更何況電池模組的一致性會有大問題。
蔚來汽車NIO算是最近有提到要用換電的方式。
但是一直沒有看到換電的business model 要如何建立….

目前看得的現象就是上面的
但是其實要改變的,恐怕是使用者的習慣。
就像大家都已經習慣,手機就是要每天充電一樣。
觸控螢幕就是要電容式的,且要 multi-touch.
手機螢幕不該有任何按鍵…..
習慣了,接受了,就沒事了。

JL wrote:
嗯一切都是錢的考量...(恕刪)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
在股東大會上談未來的生產計畫
特斯拉未來打造多達20家新廠,以因應需求

錢到位工廠就能蓋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