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優化要先對電車三大元件:電池,控制器,馬逹;
各位覺得應該要如何按排優先順序?
1.重續航==>電池>控制器>馬逹
2.重速度==>控制器>電池>馬逹
還是馬逹>控制器>電池
想優化自己的電車,預算不夠時;各位會先優化那一部分?
純討論,不筆戰;想聽大大們的意見..


-------------分隔線------------------
兩部電自;一部用無刷馬逹,一部是有刷馬逹(24V代步車)..

休閒(抓寶用)及買菜代步車

無刷要看控制器的耐壓來決定速度..
有刷要看齒輪比和馬逹功率來決定速度..
以上車行技師說的..
要優化但不能一次到位(預算不夠),所以要抉擇優先順序
-------------分隔線------------------
電池容量加大是必然的;續航力增加,自然會想要加速度
扣除容量加大的費用,剩下的費用只能擇一優化(控制器或馬逹)
當然後續也會優化,只是先後順序不同
而且加大的費用也不能一次到位,不然就只能三選一了
------------分隔線-------------------
己補上車型的圖
無刷的電自優化升級應該會排在有刷代步車之後,
1.加電池容量的花費太大,要存一下
2.車架本身的空間利用還沒規劃好
3.先用代步車來試,失敗也比較不會心痛
目前的規劃先優化代步車:
1.整車都是Made in Taiwan,車子的零件好找而且耐用
(車行叫貨還滿快的,新零件的材質更好)
2.鉛酸改鋰電(自組的),較有感而且風險比較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