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體積容量>50kg(H2) ·m-3,(每立方米50公斤氫氣),等效于一升容積可以儲存2度電熱值的氫氣。其體積比能量,大約相當於汽油的八成。也就是說,氫氣及容器,已經可以象油箱容器以及汽油一樣被運輸,儲存和使用。並且,實際用來做功的體積能量密度,與汽油基本相同。
將氫氣經特殊處理溶解在液態材料中,實現氫能的常態化、安全化應用,甚至用普通礦泉水瓶也能裝運,這一願景正在逐漸接近現實。中國化工報記者昨天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了解到,他們開發的液態儲氫技術已經完成了實驗室階段的研究,正準備進行大規模中試和工程化試驗。
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程寒松博士介紹,他帶領的團隊利用不飽和芳香化合物催化加氫的方法,成功攻克了氫能在常溫常壓下難以貯存和釋放這一技術瓶頸,實現了氫能液態常溫常壓運輸,而且克服了傳統高壓運輸高成本、高風險的弊病,所儲氫在溫和條件下加催化劑釋放后即可使用。儲氫材料的技術性能指標超過了美國能源部頒布的車用儲氫材料標準。
實驗室研究顯示,儲氫分子熔點可低至-20℃,能在150℃左右實現高效催化加氫,並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儲存和運輸;催化脫氫溫度低於200℃,脫氫過程產生氫的純度可高達99.99%,並且不產生CO、NH3等其他氣體;儲氫材料循環壽命高、可逆性強(高於2000次);質量儲氫容量>5.5wt%,體積容量>50kg(H2) ·m-3。程寒松告訴記者,所用催化劑無需再生即可重複使用,5年內無需更新。業界認為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並有可能引發氫能利用革命。
日前,中國地質大學、張家港氫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江蘇氫陽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合作協議。江蘇氫陽能源公司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張家港富瑞特裝公司等單位共同成立。根據協議,項目前期總投資7060萬元,江蘇氫陽能源公司負責氫能存儲、轉化、應用材料、裝備及技術的研究開發與製造、銷售,富瑞特裝將為液態儲氫技術中試研發提供研究平台。
「我們的技術可以做到在常溫常壓下儲氫,而且產品形態也已成熟,可以批量生產。」程寒松說。
據了解,氫的儲運技術是制約氫能發展的最主要技術瓶頸,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壓儲氧罐、輕金屬材料、複雜氫化物材料、有機液態材料等氫儲運技術。
全球首台常溫常壓儲氫·氫能汽車在武漢面世
jill1124 wrote:
希望不會爆炸就好
這種儲存技術不會爆炸或者說更為安全,氫氣不是用高壓罐或液態氫的方式使用,而是以化學方式儲存,
需要氫氣時加入催化劑將氫氣釋放出來,可以反復:存入氫氣→加入催化劑釋放氫氣→存入氫氣.........。
有了這種技術加上大陸的氣冷式核能製氫工廠,燃料電池車商業化時間將會大幅提前。
電池式的電動車到時如果想抗衡這種燃料電池車可能唯一的對手是鋁空氣電池之類的電池技術,
鋁電池技術採用很方便的更換電極的方式,續航力超長,問題在於這技術離商業化似乎還很遠。
那個...燃料電池好像需要白金當觸媒是嗎?
如果是,那作長期投資的人可以現在開始漸漸買入白金。
順道說一下,白銀最近價格跌到支撐區,大約三星期後即將碰到上升趨勢線,
白銀將會是產量缺乏的貴金屬之一,現在白銀仍在長線投資的底部區,屬於可投資的貴金屬。
至於黃金則要謹慎,因為黃金對白銀的價格比例仍然過高,
要平衡這個比例只有兩個方式,一是白銀漲,二是黃金下跌,會走哪一個方式不知道。
eagleeagle wrote:
那個...燃料電池好像需要白金當觸媒是嗎?
如果是,那作長期投資的人可以現在開始漸漸買入白金。
E大大上面的留言,看起來很專業。看起來的確很美。
質量儲氫容量>5.5wt%,體積容量>50kg(H2) ·m-3。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這種芳香烴溶液的比重是0.9。顯然,芳香烴本身的性質與汽油也是類似。也是容易起火燃燒的。所以,我們對待芳香廷溶液的方式,基本與汽油一樣對待就可以了。
還有,暫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取代白金。目前的辦法只是減少使用白金用量。
大家知道,德國大眾汽車在柴油車上造假。原因就是,柴油廢氣是用白金催化來分解的。這個催化劑用量和消耗很大,比燃料電池車的用量還大。所以,這個廢氣催化分解裝置,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當兩隻驅動輪旋轉,兩隻拖輪不轉時(大概是在做檢測),就把催化功能開最大。當四隻輪子都在高速旋轉時(大概是郊外高速公路上),就把催化功能開小,甚至不開。目的就是節約白金的消耗。
所以,現在普通私家車性質的燃料電池汽車,白金使用量已經少於柴油車的廢氣處理裝置的用量。
另外,這句話的意思,----------可逆性強(高於2000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設一箱溶液可以跑五百公里,那麼,兩千次可以跑的話,等於跑一百萬公里。遠遠超過整車壽命。所以,容器和溶液終身不需更換。
1.氫本身的製造方式與成本(聽說是用核電廠來分解水?)
2.氫燃料電池車的性能(瞬間大功率放電的問題解決沒?)
3.最終燃料電池車的價格與 氫氣價格?
4.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目前看起來,各方面都比一般充電式電池車要差多了
以性能來說:
舉例來說,豐田mirai(未來)氫燃料電池車,使用的是高壓液態氫作為燃料
其性能為0-100加速10秒
完全對於汽油車沒有一點點競爭力
相比於汽油車來說:
1.燃料電池車如果只是解決加氫方便 這個問題
那我完全不考慮燃料電池車,因為現在成熟的汽油車遠遠要比燃料電池車好得多
汽油燃料隨處可加,性能也比較好,壽命還更有保障,售價還更低
2.充電車部分比汽油車更好
性能更好,使用成本更低,雖然售價目前來看還是偏高,但馬上就會降低(tesla model 3)
另外,目前的常溫常壓燃料氫,恐怕透過燃料電池後放電能力會比原來還差
目前豐田用高壓液態氫來儲存,不須經過催化劑來使化合後的氫還原成氫原子
看起來放電能力應該會好一些
但即使如此,性能也真的很普通,或者說比最普通的小車還沒有性能可言
說穿了
充電車只要解決電池問題,氫燃料車還有一大大堆問題
那個實用呢?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汽油燃料隨處可加,性能也比較好,壽命還更有保障,售價還更低
要考慮到氣候公約,未來汽油車可能將受到嚴重限制,希拉蕊的目標是2050年實減碳達50%。
美國以往都不願意簽署國際性的氣候協議,最近的巴黎氣候高峰會美國本來還是不願意配合
但是本月美國終於與大陸跟其他國家簽署了一份氣候協議。
中國大陸在巴黎高峰會議承諾2030年將會減碳30%,15年內減30%可不是小數字。
您再看看比亞迪電動汽車對未來的預測:
2020年全球的巴士將全面採用電動車。
2025年出租汽車將全面採用電動汽車。
2030年所有家用車輛將全面採用電動汽車。
如果光靠電池式的電動汽車是無法減碳到30%的,因為發電廠仍是以火力電廠為主。
因此您把比亞迪的預測與大陸的減碳承諾放在一起看,
那麼核能製氫技術加燃料電池用在汽車上就有機會進行超大規模的減碳運動,
甚至您可以把核能製氫技術與燃料電池看成最有效率的地球環境救星之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