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動機車好,多了全電動自行車更好。自行車專用公路來了!歐洲進入「長途電動自行車通勤」時代


井上トロ wrote:
回應e大:我不需要改用無齒馬達來解決這個問題,有齒的電機問題一點都不大,
只要店家供應銷售齒輪給消費者即可!


自己上淘寶就解決了,以前很多人不懂,現在沒問題了才對。

井上トロ wrote:
在台灣,電動自行車...(恕刪)


齒輪區分幾齒、直徑及厚度,沒拆過的還有點麻煩。如果有店家服務最好,但是費用問題。
應該有備用齒輪比較方便,可以馬上換。

電動自行車能量消耗相對電動機車及汽車低,如果車價低及電池壽命長,是很好的節能交通工具。

eagleeagle wrote:
前後跟這廠商買過十多個電機,250W、300W、350W、500W電機都幾乎同樣售價,約摺合台幣1000多一點,
誇張的是電機採用的磁鋼與銅線都很紮實,500W的必須搭配12管控制器,都是足功率電機。
老實說,真的不知道大陸這廠商要賺甚麼,所以我常虧那位王總說他們不是良心企業,而是佛心企業。



上海的維修店鋪里,搞清楚是控制器壞了,再換一隻新的,總共大概是一百塊略多。搞清楚是馬達壞了,再換一直新的,總共大概是三百塊。

所以,這馬達直接賣兩百塊很正常。

按照大陸人的數學能力,計算馬達的價格,是這樣的:

先算這磁鐵的批發價格成本。再算銅線的成本。再加一點點加工費。算兩百塊已經賺了。

在大陸,有時在商店里賣衣服,是論斤賣的。賣襪子十元五雙,很正常。

上海有家襪子紡織廠,擁有全世界遙遙領先的最高的勞動生產率。紡織女工沒有,只有維修工程師,工資兩萬。平均每個工程師一年織造一億多雙襪子,換算成一天是30萬雙,全部為歐美代工。

可想而知,這襪子多少錢一雙?比棉花貴一倍。
地球国民 wrote:
在大陸,有時在商店里賣衣服,是論斤賣的。賣襪子十元五雙,很正常。

上海有家襪子紡織廠,擁有全世界遙遙領先的最高的勞動生產率。
紡織女工沒有,只有維修工程師,工資兩萬。
平均每個工程師一年織造一億多雙襪子,換算成一天是30萬雙,全部為歐美代工。

可想而知,這襪子多少錢一雙?比棉花貴一倍。



但是我喜歡大陸的做法,甚至我會說全球消費者都要感謝大陸,
大陸的工業實踐了大同世界的部分理想,
使得更多人可以因此用很低的價格擁有非常好的產品來豐富生活,這也能算是一種均富。




向各位通報一些關於石油價格的情況。


目前石油價格低位徘徊,今天43美元一桶,已經無法上漲了。

美國水平井水力壓裂技術的緻密油的開採成本仍在穩步下跌。部分油井的平均盈虧點已經小於40美元。

中國大陸煤化工現行產能,煤制塑料成本,40美元。煤制油成本,平均50美元。馬上會下降到30美元和40美元。並在五年後下降到20美元和30美元。

所以,目前的石油價格,剛好壓在美國所謂頁岩油和中國煤化工的成本線上。

石油化工的再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技術高度,叫煤化工。最近的大陸的一些煤化工示範裝置的技術論證顯示:

六噸低質煤炭,可以輕易轉換出一噸油品+兩噸天然氣,和1000美元的精細化工產品和醫藥原料。

低質煤炭的價格是30美元一噸。
一噸油品是指,一千四百升燃油,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瀝青。九成以上是汽油柴油。重油又稱燃料油,西方家庭用來取暖,發電廠可以燃燒重油發電。目前大陸的煤化工技術可以輕易地低成本地把重油和瀝青等劣質油,再輕量化成汽油柴油,去年還不行。
兩噸天然氣大約是兩千立方米。

可見,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把兩噸煤炭,輕易地低污染地轉換成一噸油氣。煤制油氣的盈虧線小於10美元一桶石油。

更可能的是,油價為一美元一桶,煤化工也不會虧損。

附:

2015年5月在榆林市麻黃梁工業園區建成了2萬噸/年低階粉煤氣固熱載體雙循環快速熱解技術工業試驗裝置。經過一年多試驗,裝置累計運行時間超過2000小時,取得了大量的工業化試驗數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于2016年8月20日到23日進行了72小時現場標定,標定結果為:該裝置運行穩定,自動化程度高,操作靈活,能源轉換效率80.97%,焦油產率17.11%(葛金乾餾收率的155%)。鑒定委員會聽取了工業試驗項目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科技查新報告、標定報告,經專家質詢、研討,給出了「技術創新性強,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的意見。
李金柱指出,該技術焦油收率高,產品半焦潔凈,若榆林地區年產5億噸煤炭中拿出3億噸就地進行熱解分質轉化,將可產生5000萬噸油品,並可為市場提供近1.5億噸清潔散燒燃料,希望陝煤化集團儘快開展百萬噸級工業化示範。

地球国民 wrote:
可見,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把兩噸煤炭,輕易地低污染地轉換成一噸油氣。
煤制油氣的盈虧線小於10美元一桶石油。

更可能的是,油價為一美元一桶,煤化工也不會虧損。


媽呀!

我看只有大陸這種石油需求量超大,但是自身產油量不敷使用,
而煤礦蘊藏量剛好又極大的國家才會將這種技術發展到如此驚人程度,
這完全是出自重大戰略考量而產生的進步。

跟胡錦濤時期完全不同,這兩年在貨幣上美國的操作都被習近平給搞砸,
習近平的智囊團真的相當精明,而現在美國又少了調整油價這個專門對付中國的武器,
美國未來如果繼續搞區域平衡與冷戰策略恐怕也將是節節敗退了。
那現在石油業相關化工產業是不是很危險,5年前就聽說煤化工會取代石油化工,現在愈來愈接近成熟階段。
qweertw wrote:
那現在石油業相關化工產業是不是很危險,


總體上不危險。

煤化工只是石油化工的補充。顯然,煤化工無意取代石油化工。只是出於戰略考慮,牽制一下石油價格,在戰略上消除掉某些石油生產國,實施石油訛詐的企圖。

同樣出廠一百萬噸油料。煤化工投資是石油化工的十倍。比如說,煤化工是不排放廢水的。煤化工是使用海水淡化技術來處理廢水的。

的確,巨大的煤化工廠本身,已經包含了石油化工廠的功能部分。但煤化工廠主要處理煤炭,褐煤,生物質等粗糧,當然也能處理石油和天然氣。但象石油這樣的細糧,最好當然是在石油化工廠里處理就可以了。殺雞就不須動用牛刀嘛。

當然,某些精細化工產品,煤化工廠的產品更便宜。不過這對石油化工也無傷大雅。

比如說,某些火箭使用的是煤油液氧發動機。中國大陸的火箭燃料煤油,那真的是煤化工廠用煤炭來製造的煤油。而不是石油化工廠生產的煤油。當然,石油化工廠也能生產火箭煤油。可惜的是,在理論上,在先天上,煤化工廠製造的煤油(汽油柴油也是),熱值更高,純度也更高,品質更佳。
eagleeagle wrote:
我看只有大陸這種石油需求量超大,但是自身產油量不敷使用,
而煤礦蘊藏量剛好又極大的國家才會將這種技術發展到如此驚人程度,
這完全是出自重大戰略考量而產生的進步。


的確是,


歐美日在煤化工方面,只有小型示範工廠。也是為了提防石油訛詐。歐美日在煤化工方面只投入了很有限的技術力量。沒啥大成果。

有意思的是,大陸的專業人士說,開始的時候,這煤化工技術真的很難,很難與石油化工競爭。但是,自從堅定地走出最難的第一步后,發現了煤化工的許多奧妙,發現這個路越走越寬。

還有,大陸與美國是相互持善意的關係,不是惡解人意的關係。美中之間不是敵意關係,不是冷戰關係。而是有剋制的博弈關係,戰略競爭關係(在國際事務中,相互比賽誰講的話做的事情更有道理)。華盛頓與北京在國際事務中的看法大同小異,大多是合作關係,偶爾有爭議。

比如說,對於控制石油價格方面來說,雙方就有共同的利益,作為最大的兩個石油進口國,負有責任把石油價格壓住。在煤化工,頁岩油氣方面,雙方多有合作,並且交流和互相輸送技術。順便一提,在煤化工技術方面,美國明顯比歐日要好些。歐洲又比日本要好,美國的技術還是可圈可點的,令人敬佩。
大同電鍋真的必須稱讚。

我最常買的無刷無齒電機是某大陸廠商銷售,常幫朋友友情組裝電動自行車,
前後跟這廠商買過十多個電機,250W、300W、350W、500W電機都幾乎同樣售價,約折合台幣1000多一點,
誇張的是電機採用的磁鋼與銅線都很紮實,500W的必須搭配12管控制器,都是足功率電機。
老實說,真的不知道大陸這廠商要賺甚麼,所以我常虧那位王總說他們不是良心企業,而是佛心企業。


可以告訴我是那家電機嗎?
  • 3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