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版上很多討論都圍繞在電動車的價格上面,這說來也無可厚非,大多數人生活都有多種開銷,不是只要cover機車費用而已,那麼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機車普遍都比汽油機車貴,我自己是想到了以下兩點:
第一、電動機車的規模經濟,遠小於成熟的汽油機車,能夠用來攤平固定成本的數量比起汽油機車實在差太多了,所以高成本就直接影響到車價居高不下。即使市佔率第一的中華電動機車,仍然是虧損的狀態,可見目前電動機車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第二、電動機車的成本有很大比例是在電池,目前電池技術雖然一直都有進步,但仍然還沒出現能夠對價格產生破壞性的技術創新,這是汽油機車不用負擔的成本,也讓目前的電動機車位居劣勢。
目前看來,如果不考慮政府用政策強力介入,例如某些路段禁止汽油機車進入,那麼電動機車價格要降到跟汽油機車差不多,好像只能期待電池技術有飛躍性的突破了對吧?
                                    
            timeriver235 wrote:
要出來幫忙說話也UPDATE...(恕刪)
以目前的電池科技,只要電池還在使用充電的方式,在台灣是無法取代油車。
續航力是個最大的問題,大陸小牛再便宜又怎樣??
又不是家家戶戶都可以直接充電,也不是人人願意搬回家充電,
就算搬回家充電好了,突然想到還有事情要去辦,
再把電池搬出去安裝好再出門。
有可能嗎?
大家好 請多多指教
            海苔毛 wrote:
以目前的電池科技,只要電池還在使用充電的方式,在台灣是無法取代油車。
續航力是個最大的問題,大陸小牛再便宜又怎樣??
又不是家家戶戶都可以直接充電,也不是人人願意搬回家充電,
就算搬回家充電好了,突然想到還有事情要去辦,
再把電池搬出去安裝好再出門。
有可能嗎?
以目前的電池科技,只要電池還在使用充電的方式,在台灣是無法取代油車。
續航力在非特規的電動車上根本不是問題
又不是我家隔壁就是充電站,也不是人人願意天天到充電站報到,
就算有充電站好了,突然有緊急事情要去辦,
電力不足再去充電站換電池再出門。
有可能嗎?
改了幾個字 怎麽沒啥違和感

另外電池早有六分鍾可以快充到8成電的規格
來回充電站我看都不只六分鐘
七七三 wrote:
電池最終問題還是越...(恕刪)
奇怪充電站是有外星科技嗎
同樣是松下電池 一個在家自己充就會衰退
在充電站的就不會衰退
還是你能替官方保證 充電站的電池電量都不會衰退問題
證據:

對岸 小牛N1(已上市)
人民幣 4999 = 台幣 約 25,000(含電池)


↑ 和 GGR 一樣的:日本松下原廠 18650 鋰電池


GGR 是 一組 120顆,共兩組。
小牛是一組 170顆。只有一組。
小牛這一組電池,單買在台幣一萬元以下,廠商有賣,可以買多組更換。
像行動電源那樣子,沒有限制消費者只能買幾組,高興可以買很多組,放著備用。

一組電池重 10公斤,可以分離。
提 回家/公司/民宿/飯店 充。
提不動的人,可以搭配:大型背包/購物袋/折疊行李車 來省力運輸。
******************************
總之,絕對不是貴在電池。上面有證據。
貴在馬達什麼的,是有可能。小牛N1 最高時速只有 45公里/小時。
或者外殼鈦合金之類的。導致售價太高。
像腳踏車也是啊,碳纖維的 比 鋁合金/鋼鐵的 貴好幾倍,重量不一樣而已。但都能騎的。
譬如說:

世界最貴 iPhone,售價 6000萬。
它裡面真的只是普通 iPhone,只是外表貼了鑽石,貴在那些鑽石和工藝設計。
當然這樣的奢侈品,不是賣普通人的。
政府立法要人民買貼鑽手機也沒用,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不然難道要去搶...
對岸大城市「禁摩」(禁止汽油引擎機車)
最早是治安考量,因為搶劫氾濫,汽油引擎的跑太快,警察追不到,所以才限制人民只能騎最高時速很低的電動機車。
後來現在則是環境考量成份多點,像北京空氣污染很嚴重。
不過對岸的電動機車,都非常便宜,普遍在台幣 2萬元以下。
定位是 "大眾" 交通工具,非土豪交通工具。就是比較窮的人在騎的,有錢人就開車了。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