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不妥,請通知即刪)分享文章:資深科技人從 Gogoro 事件看台灣品牌經營的 4 個迷思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10/05/gogoro-strategy-problem/
文章中提到:在公關與行銷上的操作上,Gogoro 在幾個據點提供一般民眾體驗,並透過邀請的方式,邀請 power user—所謂具媒體或社群影響力的人—來試乘。這是很好的行銷手段,但不能將其當作產品策略。誤把公關及行銷上得到的回饋,直接當成對產品的目標消費者的接受度---------------Gogoro的行銷/訂價/折扣策略,似乎摸不清自己的市場定位在哪?訂價(略降)+低配版 / 折扣(取消899 / 新增其他 低里程的費率)想增加的市場在哪? 這兩個方向,是否符合(想增加的市場)?想比齊 偉士牌/高價品牌,就堅持下去想吃下/擴大電動機車市場,就…要有 改變的思惟/策略
只會修車怎麼稱得上是高手? 台灣人的標準真的是大有問題吧?大部份買速克達就是為了省錢跟通勤方便甚麼的, 跟精不精品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現在偉士牌路上有幾台? 偉士牌如果光靠台灣的銷售量早就倒掉了,三四十年前偉士牌一大堆在路上跑? 它算精品? 大部份都當廢鐵處理掉了吧?會留下來的有幾台? 大家搶著買嗎? 見笑了啦,
台灣一定有精品還有不少精品老實說GOGORO的外型對我來說完全不吸引要把這品牌當作精品喔...真的很難呢沛納海我就很愛...雖然有很多錶友覺得沛納海工藝不夠但重點就是小沛做得出質感阿反觀GOGORO真的有做出質感嗎??做不出質感的還在那邊自稱是精品是在汙辱消費者的智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