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gogoro的車價跟電池方案,讓我想到印表機(噴墨/雷射)。
現在不管那家印表機廠商都是把機器當賠錢貨賣,甚至很多低階產品被視為拋棄式印表機,但廠商在墨水/碳粉端卻是大把的賺,當然有副廠或者是連續供墨讓廠商少賺,但厲害的廠商就推出官方版的連續供墨,來吃市場。簡單講,讓印表機先打入家庭,把市場做大,讓家庭習慣這方便的產品,在便利與稍高的每張列印成本下,最終廠商還是賺錢,且讓消費者離不開這商品。
反觀gogoro,車價高,電池租用方案也高,把一堆人嚇跑了,市場做不大,成本永遠降不下來,這樣有何未來性?
今天若車價打對折,電池也有高低用量不同的方案,讓願意嘗試的人多了,才有日後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的可能,之後快速建置電池交換站用的人也會多,這才是良性循環。
我相信10萬輛的生產成本與1萬輛的生產成本,絕對不一樣,且成功的廠商更會看到10萬個商機與市場規模相比1萬輛更有未來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