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興趣,我們努力了 2 年多
終於成功開發一款電動機車用的行動電源,希望可以解決充電與騎乘距離的問題
大致規格如下:
容量: 7.5 安培 (可加大)
重量: 約 2 公斤
距離: 可讓機車多騎約 15~20 公里
相較於「鋰電」的電摩,電池只有 2KG,搭電梯時會輕鬆很多
相較於「鉛酸」的電摩,可以減少從家裡拉延長線出來充電的機會 (如果每天平均少於 20 公里,就幾乎不用拉線了)
因為主電池常接近滿電位,騎起來就比較不用擔心騎到一半沒電 ...
此外,還可以延長主電池的壽命
目前產品雛型已經開發完成,正處於商品化階段
因為愛情和麵包一樣重要,有收入才可能繼續支持研發,共創雙贏
因此很需要各位前輩的幫忙,提供我們想法與改善的意見
如果 "鉛酸 + 行動電源" 的價格和 "鋰電" 一樣,哪一個方案會比較有吸引力?
1. 鉛酸 + 行動電源 (相較於鋰電,可以多騎約 15~20 公里,價格一樣)
2. 鋰電
3. 鋰電 + 行動電源 (相較於鋰電,可以多騎約 15~20 公里,但價格會多 7 ~ 8 千)
ps: 如果有市場規模量產後,應該可以降到 6 千以下。
以電動機車行動電源作為機車電源管理的新概念
對於鋰電與鉛酸電池的整合使用,有很多設計與專利在過去二十年來被提出與實踐出來。但沒有一款可以通用於市面上的電動機車,不用修改機車。而電動機車行動電源則可以完全不改機車就能讓一般鉛酸電池機車雍有鋰離子電池機車的充電便利性,並且延長了鉛酸電池所為人詬病的使用壽命。
透過電動機車行動電源的使用,可以獲得下列好處
1.充電變得更方便,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2.更精確預估機車剩餘電量,避免半路牽車。
3.有效提升機車行駛距離。
4.避免電池過度放電而導致失效。
5.降低機車主電池充電傷害。
6.提昇機車主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
7.保持機車電池蓄電力在最大狀態。
當然,很多前輩的產品也可以做到。但卻不方便運用到各廠家的機車上。而這正是這個觀念的核心價值。
tcsu wrote:
如果 "鉛酸 + 行動電源" 的價格和 "鋰電" 一樣...(恕刪)
這兩者價格一樣的話, 當然是選裡電呀,
因為越簡單越好, 人都怕麻煩, 還要外帶什麼行動電源的, 很麻煩
其實消費者要的很簡單,
1. 價格(可接受的價格)
2. 方便
3. 續航力
4. 時速
其他你講幾Ah, 很多人不了解, 也不想去了解, 這是事實
我不看好電動機車的行動電源市場, 因為與手機不一樣,
手機行動電源比較小, 比較輕, 便宜, 所以接受度比較高
電動機車行動電源大, 重, 貴, 提來提去很麻煩
你今天叫人多買一個機車行動電源, 他反而會問你,
你怎不把機車電池做大一點, 可以騎遠一點, 我不用再帶行動電源
尤其對象是媽媽族群時, 如何指望他們去了解什麼Ah
電動自行車在媽媽族群裏賣的比電電機車好, 最近菜市場真的越來越多(請自行去觀察)
原因竟然是, 不用考照, 免牌照, 不用戴安全帽, 省油(不用油, 吃電的)
hauikimo
hauikimo wrote:
這兩者價格一樣的話,... 電動自行車在媽媽族群裏賣的比電電機車好 ... (恕刪)
hauikimo 的意見真的很好,也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謝謝你 :-)
非常認同 "電動自行車" 是很好的選擇,尤其是不用戴安全帽更是吸引喜歡兜風的我
它很適合近距離的代步,就像 ubike 一樣
而且還可以坐電梯回家充電,相信這會是一個很好的市場
只可惜我住的公寓要脫鞋、空間比較小,門口又沒有插座,比較不適合我就是了 ...
只是另外一塊 "機車" 等級似乎也有需求
電池容量大一點真的很好,所以當初就買了 15A,7.5 KG 的鋰電
後來才感受到提回家充電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還要按電梯的時候,手都軟了
會做行動電源,就是想解決這類充電的困擾
雖然單單材料成本就要 6000 (還找不到便宜的電池來源),但真的方便很多
這半年多,已經騎了 2000 多公里,就再也沒有提過原來那顆 7.5 KG 的鋰電了
比起 7.5 KG,每天拎者 2 KG 的電池充電輕鬆不少,
而且比較不擔心騎到一半沒電,因為電常常都是滿的,多了 15~20 公里的緩衝
所以才會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概念,也很期待大家幫忙提供寶貴的意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