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Gogoro的資費有人覺得合理嗎?

Abby1926 wrote:
開始前先說明,這篇不(恕刪)

可以接受再買,商品不就是這樣?
今天你買燃油機車,
如果95汽油變成1公升新台幣40元,
不能接受就是不要加油啊,
那電動機車有什麼不一樣?
覺得貴就讓覺得不貴的人買啊...
還是只是想說一下而已,那你繼續,
我用799方案一個月600公里含保養,
我大概都騎400-450公里左右,
我覺得可以負擔,
就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問題啊。
Wow_Senior wrote:
沒幾台125的坐墊比GGR3還大的


坐墊寬度決定一切?

我現在的油車,前面可以放娃娃車還可以放我的腳(我身高179)
中間有1歲娃,後面是媽媽
前面再坐一個3歲半小朋抓後照鏡是ok的
(不常這樣 請勿轉移討論焦點)
不相信的人請在上下課的幼稚園附近觀察一下油車的空間

下面這一台,你說他的整體空間優於油車?
什麼動力 環保 乾淨…都可以說,在空間上也護航gogoro就太過了
是在哈雷路亞?

chccang wrote:
坐墊寬度決定一切?我(恕刪)


路上一堆四貼的,自己找來看不用我說.
要是腳踏空間的問題真的是太小.
但也沒幾台125的腳踏空間算充足的.

你也還沒說你到底是買了哪一台哩?
就不說腳踏站小孩這件事情實在很危險了.
你有需要就沒辦法.
就這樣!

從資費離題到四貼的我們也是很厲害!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eiwei0118 wrote:


有人罵狗粉是傻蛋...(恕刪)

傻蛋不分粉不粉,是傻的就是傻的。你連這麼簡單的道理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
Wow_Senior wrote:
路上一堆四貼的,自己(恕刪)


我只講空間是我不選gogoro的原因之一並解釋舉例
避免離題太遠
不再回覆
chccang wrote:
我只講空間是我不選gogoro...(恕刪)


也是,算是補充的很清楚了.

至於這個話題說真的,都月經了,離題其實也無所謂啦.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AC2887 wrote:
我想,很多人不是覺得Gogoro...(恕刪)


法拉利油價跟其他車是一樣,但油耗卻高很多,所以以車子的里程來說,就等於是超高資費的里程啊~
chccang wrote:
坐墊寬度決定一切(恕刪)


搞創意的

搞不清座艙空間設定邏輯和fitting

只在意無機能性之圓滑曲線

也不是一兩天的事

更不用說人機介面邏輯

亮度過高堅持不可調

是在創意大神?
Kang-Wei Tzou wrote:
我是覺得,光以規格來說,其實gogoro賣車已經大賺一筆,
我是從外觀來做推測的,我覺得gogoro的成本非常低。
相同價格的油車前後懸吊又粗又長,gogoro的又短又細,
卡箝、碟盤大小,腳踏空間,車廂空間等,都是油車占優勢。
再加上政府的補助,你買車根本就是用原價購買。

如果以iphone的外觀推測,他的格頂多10000出頭
可是一隻iphone賣到30000以上還是壓倒android大軍

Kang-Wei Tzou wrote:
騎車還得租用他的電池,依照不同的費率簽約,他又賺一筆。

如果你想用電池交換服務,你可以不要買GOGORO,
YAMAHA、宏嘉騰,還有一直在coming soon的eReady。

Kang-Wei Tzou wrote:
這台車所有重要零件都是特規的,外面不流通,
也沒有副廠零件,價錢都他說了算,你就被吃死死的。

目前看到的訊息是,只有GOGORO 1系列的特規比重比較高
2以後的很多零件都是通用的,你可以買改裝零件裝上去
包含避震鍊條這些東西
不過他也沒有太多東西可以改裝就是了,大概就是外觀上的配件....
你會覺得遊車改裝很多樣化是因為,太多東西可以改了.....
而電動機車結構簡單很多,又很多東西都模組化了,
當然會覺得好像都是特規的
而且市場規模也會影響廠商開發副廠零件的意願
對副廠零件廠商而言,油車有1000多萬台的市場,電動機車了不起30萬
如果只針對GOGORO又更少。
只能少量生產的情況下,產品價格會偏高。
小車的使用者對於價格很敏感,價格偏高的話很難吸引消費者。
所以副場廠商抽人力去做GOGORO相容零件根本就沒有好處。

其實你看油車,也不是所有零件都通用。
越接近核心的東西越難通用,可能頂多同廠幾個車系可以共用。
AC2887 wrote:
我想,很多人不是覺得Gogoro...(恕刪)

如果說用以用電計價沒有各位想到的那麼好
1.現在的技術下,不管什麼充電電池都有自放電的問題,只是快與慢的差別。
會想以量計價的多半是低用量的消費者。
低用量就代表不會每天用。
但是因為自放電的關係,車子就算不啟動,電池還是會一直流失電量。
更別說有些裝備感應式啟動的車款還會因為系統standby而消耗電量。
那麼請問這些並非用在行駛的電要誰負擔?
2.一樣是技術問題。
充電電池過充過放都會讓電池更快耗損。
如果以用電量計價,使用者的心態會是用到完再去換。
但低用量使用者不會每天都注意到電池電量是否快消耗完畢。
等到他哪天要用,電池可能早就因為standby或自放電而耗光電力。
不只提高電池維護成本,可能還造成客服壓力。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