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fort wrote:沒錯,世界就是這樣,一有新玩意(其實也不新,舊瓶裝新酒)就會一窩瘋,等到瘋過後就會清醒,而油車是道道地地穩穩持續成長的一塊市場,畢竟這麼多年了,技術成熟而且便利,成本低廉 之前傳統手機也是技術成熟,小小一支也是便利,成本也是低廉,後來新玩意智慧手機出來一窩瘋,怎瘋過到現在還沒清醒?
其實更早之前,約略10年前的發明展中工研院推出電動機車開發研究的專展區時,我與當時研究員曾經談到台灣發展電動機車為何要與歐美相同採用充電式,為何不與汽油機車等同,讓機車專業生產公司專心開發電動機車,讓電池專業廠商專心開發電池,政府比照汽油訂出標準規格,讓電動機車發展更省電及快速,讓電池容量更大及穩定等。
coafort wrote:富豪表示,只是不再出新款油車,但是還是會繼續賣油車,你可以看相關新聞...(恕刪) c大專業好文 不推不是真男人全新款油車的研發費用絕對比環保.潮.神ggr高電車的性能+便利也逐漸靠齊車廠當然要準備因應最簡單就用現有車款慢慢改6安 7安.....一年加一點
nickmail1971 wrote:10幾20多年前普...(恕刪) 文章Title剛好看到熟悉的名字『普騰』,就讓我來好好回覆一下『普騰』其實和光陽不太一樣。還記得普騰這個家電公司,大約在30年前算是頂天家電品牌(包含National也是該家族系列商品),頂天的程度我稍為敘述一下,扣除台灣外至少在美國加州也有服務據點、甚至代工了不少家電,另外得過不知道什麼MIT以及國外的一些獎項。而後開始逐漸走下坡,賣掉板橋三民路上的原址給教堂、中華賓士(目前不太確定,太久沒回去了),失敗的原因如下:1、誤用專業的專業經理人:當時的專業經理人和現在不太一樣,主要是針對個人業績和公司業績抽成(我管你未來如何,我錢賺到要緊),當然分析市場和節省成本這一塊倒是沒現在這麼仔細,約20年前台灣開始流行所謂的大賣場,『萬客隆』、『家樂福』...etc,這名經理人為了自己可以得到分紅,開始將品牌大眾化,變成和當時的大同、歌林和聲寶同等級,不過市占率大增。(這是和光陽不太一樣的點,畢竟他真的普及度變成很高)2、走得太前面,無配套:當時網路不普及(甚至連撥接都剛開始),普騰卻開始研發新商品『視訊電話』,那訊號根本悲劇,我都不知道我看的是人還是馬賽克了。(這和光陽萬年的GY6也不一樣,至少人家研發了只是方向錯誤)3、家族問題:沒記錯的話,他家有幾個兄弟『沒幾個振作,甚至還有台灣欠稅大戶』。普騰因為上述二點的方向錯誤後,家族、員工還自己到外面搞了『泰瑞』、『青雲』和『AOC愛德蒙』(確定有出去開,但是不敢保證上述全部都是。搞得大家都想賺,什麼都沒有。(光陽應該還沒有這樣)4、亂投資:本業開始沒賺錢後,就開始亂投資了。(光陽還有政府啊啊啊啊)以上大概是普騰開始走下坡的原因,後來要接的也因為家電市場萎縮也推不出很屌的商品,最後只好節節敗退。具我所知還有工廠在桃園,只是福利很爛(爛到爆炸那種,員工還要自己投資)。台灣的所有企業其實都一樣,不好好走總有一天會變成這樣,目前有保護傘的也應該好好珍惜,SUZUKI已經打成這樣了我相信很快的HONDA和YAMAHA都會跟進。PS:會知道這麼多,完全都是作夢X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