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cameron wrote:至於歐洲,地小人多,可能有機會吧,但還是不大。因為,歐洲很多國家,原本就是汽車王國,在當地買車,本來就是國民車價,假如原本摩托車族就少的國家,想要推廣,難上加難。再加上歐洲冬天會下雪,有多少人會在冬天下大雪的天氣,騎著摩托車出去耍浪漫呢 你錯了,我去過義大利,連台灣光陽KYMCO都在當地有機車行,而且還不少間機車在南歐幾個國家,還是有他的市場
“坦白的说,小牛电动踏板车3999元和4999元的价格并不算亲民,如果单纯放到电动车市场上,在价格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从小牛在京东众筹和官网上的预售的火爆结果上来看,价格并没有成为用户选择小牛电动的阻碍“小牛這個價格在對岸一堆人罵,對岸真的都很窮????但如果拿到台灣,還真的變成白菜價,然後政府比照ggp每台補助30000,那表示每人送一台小牛,再送你5000元。
天下雜誌 台灣的電動機車將邁入黃昏?真相和理想的差距,總是殘酷。理想上,台灣有充分的條件,成為電動機車的世界大本營。台灣有超過1,500萬台機車,市場規模排名全球前10大。三陽、光陽和山葉等三大品牌,以台灣為基地,銷往國際市場。台灣的國土小,適合續航力有限的電動機車;環保意識覺醒,綠色產品的接受度也升高。我想這也是GOGORO選擇台灣創業的原因.
旋 馬 wrote:台灣有超過1,500萬台機車,市場規模排名全球前10大。三陽、光陽和山葉等三大品牌,以台灣為基地,銷往國際市場。...(恕刪) 1.台灣的機車總量 早在199*年就破千萬了說難聽一點 就是2000-201515年最多賣了500萬輛銷售高峰期已經退潮了2.越南 泰國 那些地方的兩陽工廠根本跟台灣沒多少關係製造出來的經濟效益至少八成都被當地吸收了
nsr150xx wrote: 1. 台灣的機車總量 早在199*...(恕刪) 台灣機車是耐操耐用,用個15年也差不多該換了,不過少子化太嚴重,年銷售量可能不久會降到40萬輛以下。不開放重機的話,會更慘。
旋 馬 wrote:天下雜誌 台灣的電動機車將邁入黃昏?真相和理想的差距,總是殘酷。...(恕刪) 呵呵,天下這篇文章讀起來感覺是在反諷與批判政府的無能與不作為。雖然台灣是個理想的電動車發展環境,可惜就是在當今的政治氛圍與民粹下,不作為就不會挨罵。(離題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