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 wrote:
我倒覺得這話也沒甚麼問題除非你覺得你自己是酸民..
GGR的問題還是在於台灣人對於本土品牌還是比較低階的印象
GOGORO卻用歐美方式行銷品質還跟歐美一樣好但是價格也是非常貴
對於台灣人根本無法接受因為他們早習慣了本土品牌的價格落在哪的位置
這在行銷裡面叫做定錨點 可惜GGR應該在國外過個水再來推廣
對台灣人來說台灣人賣台灣人買青菜都要給點蔥的習慣了
陸學森大概想都想不到吧 台灣不以自己產品為榮
他大概以為產品做的好 行銷做的完美就行了...(恕刪)
非常中肯!

借用這張圖片 給大大看看
一個香港裔的美國人 註冊的公司是外商公司 賣的價格根本是誇張的貴情況下
為什麼要打著為台灣好 身為台灣人要為他驕傲? 大大的邏輯實在很難理解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ahph_gmail wrote:
一個香港裔的美國人 註冊的公司是外商公司 賣的價格根本是誇張的貴情況下
兩陽的老闆是不是台灣人?
中華e-moving的老闆是不是台灣人?
十多年過去了,
在地的台灣公司搞不出像樣的電動車,
反而網上群起圍攻真正把車子做出來的廠商,
我覺得很丟臉。
創始人不是台灣人又怎樣?
公司在開曼又如何?
他開的還是台灣的發票,工廠、協力廠商也大比例是本土廠商,
真正認真在電動車這塊做投資,
得利的也是台灣人,難道是外國人?
唉...
也許真正台灣人的思維,
低價、代工、不做品牌、薄利多銷、便宜大碗,
不敢作夢,無力引進外資,
才是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