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不同角度看gogoro

這部車真的不是不好
只是門檻太高
買黃牌或是一台ggr
可以的話當然選擇黃牌
看到大家一質講馬達, 還上 youtube 查了一下,
好像沒什亮點? 有比 toyota 油電車那顆厲害嗎?

hot635241 wrote:
不尊重的地方主要在...(恕刪)

我倒覺得這話也沒甚麼問題除非你覺得你自己是酸民..
GGR的問題還是在於台灣人對於本土品牌還是比較低階的印象
GOGORO卻用歐美方式行銷品質還跟歐美一樣好但是價格也是非常貴
對於台灣人根本無法接受因為他們早習慣了本土品牌的價格落在哪的位置
這在行銷裡面叫做定錨點 可惜GGR應該在國外過個水再來推廣
對台灣人來說台灣人賣台灣人買青菜都要給點蔥的習慣了
陸學森大概想都想不到吧 台灣不以自己產品為榮
他大概以為產品做的好 行銷做的完美就行了





七七三 wrote:
我倒覺得這話也沒甚麼問題除非你覺得你自己是酸民..
GGR的問題還是在於台灣人對於本土品牌還是比較低階的印象
GOGORO卻用歐美方式行銷品質還跟歐美一樣好但是價格也是非常貴
對於台灣人根本無法接受因為他們早習慣了本土品牌的價格落在哪的位置
這在行銷裡面叫做定錨點 可惜GGR應該在國外過個水再來推廣
對台灣人來說台灣人賣台灣人買青菜都要給點蔥的習慣了
陸學森大概想都想不到吧 台灣不以自己產品為榮
他大概以為產品做的好 行銷做的完美就行了...(恕刪)


非常中肯!
GGR就一台乏人問津的電動機車.
真希望版面不要再有GGR的廣告文章.或是開闢一個GGR專屬版面.
七七三 wrote:
我倒覺得這話也沒甚...(恕刪)


要突破錨點也要有足夠的附加價值予以支撐

價值與價格不是等號的時候,就是目前你所看到的樣子

每個環境與地區的心裡量尺都不同

與其怪消費者不買單,倒不如問問自己,突破價格錨點的合理理由在哪裡



這年頭多少企業失去了台灣牛的精神

這也是我認為可悲跟惋惜的地方


借用這張圖片 給大大看看

一個香港裔的美國人 註冊的公司是外商公司 賣的價格根本是誇張的貴情況下
為什麼要打著為台灣好 身為台灣人要為他驕傲? 大大的邏輯實在很難理解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ahph_gmail wrote:
一個香港裔的美國人 註冊的公司是外商公司 賣的價格根本是誇張的貴情況下


兩陽的老闆是不是台灣人?
中華e-moving的老闆是不是台灣人?
十多年過去了,
在地的台灣公司搞不出像樣的電動車,
反而網上群起圍攻真正把車子做出來的廠商,
我覺得很丟臉。

創始人不是台灣人又怎樣?
公司在開曼又如何?
他開的還是台灣的發票,工廠、協力廠商也大比例是本土廠商,
真正認真在電動車這塊做投資,
得利的也是台灣人,難道是外國人?
唉...

也許真正台灣人的思維,
低價、代工、不做品牌、薄利多銷、便宜大碗,
不敢作夢,無力引進外資,
才是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兩陽的老闆是不是台...(恕刪)


是不會怎樣

只是打著本土的旗號,連電池都是外購


要嘛,你就老老實實

人家蘋果不也是賣得很好

幹嘛要打著本土的旗號讓人覺得裡外不一
hot635241 wrote:
幹嘛要打著本土的旗號讓人覺得裡外不一


以零組件來講,
現在有哪個東西是純本土的呢?
hTc也不是每隻手機都在台灣製造,
TSMC更是幾乎全部機台、原材料都來自國外,
以公司註冊地來講,
連apple也要去避美國的稅負,在許多地方註冊各種控股公司,
一年省好幾百億不用繳給美國政府。
其他台灣註冊在開曼或xx群島的公司還在少數嗎?

所以用這種理由只是故意找麻煩而已。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