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移動汙染源的話,晚上無風狀態應該會沉澱下來車輛也幾乎停駛為何汙染還在?所以矛頭應該是24小時燃燒的火電火電燒煤的汙染物本來就比燒汽柴油的汙染物高太多1卡熱量來說燒煤汙染是好幾倍於汽柴油燃燒1卡的汙染反正繼續用核汙染嚇民眾,繼續你們的購煤合約大肥單吧!!!
ukj2621004 wrote:這裡是電動機車版,為...(恕刪) 真好笑,台北機車汽車多不多? 結果空污最輕微, 為何夏天霾害就沒了?你信不信全台停電照樣空污, 因為你隔壁住了一個世界工廠,且毫無環保概念的鄰居。
鋼杯 wrote:...所以矛頭應該是24小時燃燒的火電... 你這種推論的理由是?隨便舉個例子南投經常空氣很差, 所以南投電廠很多? 工廠很多? 車輛很多?我們知道周末 (或者說冬天), 台灣用電顯著比較少, 如果 "矛頭應該是24小時燃燒的火電" 是事實,我們也許會糊里糊塗的期待周末 (或者說冬天) 的空氣會比較好,但現實情況是如何? 周末 (或者說冬天) 的空氣真的總是比較好嗎?請點看看上周五3月5日, 和周六3月6日的空汙數據https://purbao.lass-net.org/怎麼解釋周5比周6好那麼多?空汙來源不易簡單推論是因為空汙可以滯留在空氣中好幾天,現在空氣髒不見得都是今天排的;空汙也可以飛到幾百幾千公里外, 這裡空氣髒不見得都是附近排的.本周到前兩天空氣不好, 除了天氣風場地形影響嚴重, 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境外影響. 疫情趨緩恢復開工後, 早前吹西北風把境外空汙吹到台灣東方海面, 前幾天又改吹東風, 剛好把台灣東方海面的空汙吹到台灣.(當然這只有空汙的一部分)上面句子你把 "用電" 改成 "用車" 也是成立的.所以矛頭不是 "用電" 也不是 "用車"?不是的.矛頭既是 "用電" 也是 "用車".鋼杯 wrote:...火電燒煤的汙染物本來就比燒汽柴油的汙染物高太多1卡熱量來說燒煤汙染是好幾倍於汽柴油燃燒1卡的汙染... 如果汽柴油和煤都拿去發電, 的確燒煤比汽柴油燃燒汙染;可是如果汽柴油拿去車上引擎裡燃燒,事實是完全相反的.煤電真的是很髒, 那些洗腦造謠的農場文在這點是說出了事實;但它們故意沒有提到另一項事實:汽柴油在車上引擎裡燃燒比最髒的火電還要更髒幾十幾百倍,還更不用說另外還要算石化煉油業的汙染.燃油控整天在哭號稱獨步全球世界最嚴7期環保法規的油車走1KM PM2.5 排汙 4.5mg(訂正);可是被嘴最髒的火電1度電 TSP 排汙 7mg (根據 TEDS 手冊, PM2.5 佔 TSP 中的 40%, 所以被嘴最髒的火電1度電 PM2.5 排汙不到 3mg), 1度電可以跑多遠? 20KM? 30KM?電機車用火電走每公里排不到 0.15mg,和被哭世界最嚴7期環保法規的油車1KM PM2.5 排汙 4.5mg(訂正) 差幾十倍? 而 TEDS 手冊說機車走每公里 PM2.5 排汙 35mg, 那更是差幾百倍?
又是一個來帶風向的開板,怎會有人相信中部空污是移動污染源呢?機車對比汽車雖然是成長的,但排氣量差太多,就不算了,汽車這10年來幾乎年年負成長,請問10幾20年前空污有比現在嚴重嗎?別相信什麼專家教授報告,待過房仲業我才知道,只要你給錢教授都可以掛名弄一篇你想要的報告給你。每次從大肚山華山路下山,望著台中火力發電場那片霧霾,我也只能無奈相信一定是移動車輛成的。數據會說話:台灣車輛工會
tjptw wrote:因為有風,空氣是流動的。你放的屁不會只停在你肛門旁邊。 這個邏輯是對的,,只是比較不科學的是污染偵測是隨時進行的,北部車輛的空污一定有什麼黑科技,看來都可以躲過偵測,等到南部才現身,。抱歉沒有引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