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10 wrote:
台灣根本不開放充電...(恕刪)
在講啥呀
老美的zero充電摩是走私進來的?
還是講的是對面充電電瓶車? 四十五公里極速等級的就不用跑這邊來, 土產就一堆款示
開這標題的整天在那被迫害妄想, 換電不爽去騎充電款甚至油車就好, 但可笑的是充電車哪一台款示是讓這號油車還電自盤商看得上眼?
2015ggr推出車款前, 這個電動機車版就是充電為主的車款討論, 沒有熱潮可言, 反映出來的實況長期以來電動機車產業有多豁溪泥, 銷量就那德性, 消費者接受度低落, 頂多中華電動機車銷量撐場面,
ggr推出後才算是引爆熱潮, 即便一開始被嫌貴, 但廠家從善如流降價, 願意買單嚐試不少, 更不要提S款出來後賣的比款1的LITE, PLUS等銷量要好, 不消二年就把中華電動機車等甩在後頭
多數消費者在"這階段"已作出了選擇, 還是這些不長進的油車商有提出什麼更佳電動機車解決方案讓消費者"想要"掏錢負擔?
四處痛罵國產機車業者如何無良包括把持車測佔股, 換殼即漲價, 國外賣的比本國便宜, 保固有跟沒有一樣, 搞電動機車玩票性質, 不長進這樣多年,
更不要提那些中小型電動機車業者透過中小企業研發補助等取得資源設置少少站台後就幾近停擺, 有一搭沒一搭, 一攤死水
不過就出現個願意認真下去作電動機車的業者先花自己的錢下去搞, 作出點些許成績後讓國家願意考慮投資支持甚至以其系統為基底, 然後就哭天喊地官商勾結囉? 沒有選擇? 還是怕資源搶不到玩烏賊戰?
台灣的這些業者及只支持所謂的充電最佳心態的真玻璃心, 這是為何台灣到現在為止永遠只能作代工, 都只想等市場被炒起來後以為有利可圖不能只被炒起來的所獨享, 說穿都只想賺快錢, 打底最困難的事對根本包括這幾家既成油車業者在內連投資都嫌多餘, 吝於付出卻只想著資源不能被GGR拿走
看到那報導說啥覺得因電動四輪換電是種耗費且失敗所以換電機車同樣不可行, 只有快充是萬靈丹等等講空話,
但也沒見到這幾家在所謂例如高速快充上以及快充如何影響電動機車電池壽命的技術上有過哪些創新與改善(看看其中一家油車業者在專利上截至目前為止完全沒看過充電上獨到的創新發明, 更不要說廣宣快充技術的突破)讓消費者可以見到快充機車的好與優勢, 甚至願意讓多數消費者干願掏錢購買?
啥密都沒有!
還是那句話吝於付出卻認為只獨厚別人不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