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CUXI 電動車開箱1019更新電動車行駛記錄及後續優化

是的,50~65K不含車體,其中【元件】的升級費用僅25-30K,電池的費用則超過一半。

電池費用就像是"一次將幾年份的汽油錢先付清"這個概念,看來大部份的人還是不能接受的,也是,眼光放得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也就不會還有那麼多人會陷進信用卡的循環利息陷阱裏去了。

也許廠家可以鄭重的考慮分期零利率這件事,而且期數拉得越長越好,最好來個36期零利率,大家對車價就比較無感了。

聰明的蚊子要懂得血慢慢的吸,越無感,越不會被一巴掌給打死
里柯的大功率同好世界 / Rico's High Power Lovers World

rico0123tw wrote:
電池費用就像是"一次將幾年份的汽油錢先付清"這個概念,看來大部份的人還是不能接受的,也是,眼光放得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也就不會還有那麼多人會陷進信用卡的循環利息陷阱裏去了。


這個概念以有效理財投資的觀點來看,其實並不是眼光遠近這麼單純的問題。

假設電池價錢 30k,每年騎車里程在 10k 以內,那就是三年以上的油錢。

第一個問題:對一些人來說一次性的 30k 是一個大數字,會直接影響到他的財務狀況,或是阻止他購買其他想要或需要的東西。

第二個問題:現在花掉的 30k,是可能拿來投資、變成 >30k 的資本。或者是拿來還債,而縮短欠債時間,反之加利息得還更多。(都是 opportunity cost)

所以數年間分散地付這 30k,無論如何都好過一次性付 30k,且依負債程度或投資效率高低,有可能是好幾 k 以上的差異。

再者,不論是一次性的買電池,或是分散性的買汽油,都有未知的風險。電池有可能早夭,有可能被偷,都會讓花費暴增。相對的,汽油則有油價上漲的風險。

最後算起來,就算電池平安地使用到 5 年以上,到底有沒有賺到?賺到的量值得嗎?都變得很難回答。都是因為一次性付的三萬,並不等於分攤付的三萬。

廠商如果願意零利率分期,當然對消費者來說是個福利。可是一樣,這對廠商來說是虧損的行為,就如銀行借錢給你卻不收利息。所以也是沒那麼簡單。

其實把電池的錢分攤開來,城市動力 BES 的電池交換就有這種特性,而且跟汽油比起來到底有沒有省,是可以很單純地直接比較的。不過版上的大家好像都唱衰 BES 就是了。(我自己也會懷疑他們到底行不行,但暗地下會希望他們成功)
請問台北哪裡也可以幫改, 小弟也很有興趣 ~
rico0123tw wrote:
也許廠家可以鄭重的考慮分期零利率這件事,而且期數拉得越長越好,最好來個36期零利率,大家對車價就比較無感了。


你說的東庚有在做
要不是CVT會吃掉一部份動力
要不然其實還不錯,而且還有電池交換
車架$39800, 還另外有縣市政府補助,台北好像是$7200
電池 $24000 補助10000 其實是 TES 補助電池,所以電池實際才 $14000,含一年的電池交換
當然大部分的人會把這個10000補助算到車子上面,其實也沒錯

http://tw.myblog.yahoo.com/ezpro-bino/article?mid=4601&prev=4614&next=4596

② 享受 一年免費乙式電池交換服務
③ 電池(24,000元) :2,000元X12期分期(可享工業局10,000元、地方政府0~12,000元與環保署高額補助)
實際補助總額,依地方政府補助金額而定。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rico0123tw wrote:
也許廠家可以鄭重的考慮分期零利率這件事,而且期數拉得越長越好,最好來個36期零利率,大家對車價就比較無感了。


這是一個好點子。如果還能再考慮到使用中的一些風險問題,可以更完善合理。

es2mac wrote:
其實把電池的錢分攤開來,城市動力 BES 的電池交換就有這種特性,而且跟汽油比起來到底有沒有省,是可以很單純地直接比較的。不過版上的大家好像都唱衰 BES 就是了。(我自己也會懷疑他們到底行不行,但暗地下會希望他們成功)

E大,
騎過電動機車的,馬上就會意識到交換電池是個白痴點子。是外行的想法。
因為每盒電池都有自己特性的。自己用的電池,了解自己電池的特性,所以,用起來有把握。騎一盒生疏的電池,會發生一堆問題。
不僅電池本身會有問題,電池盒插頭,保護板等等附件的質量也是一個很忌諱的問題。
說穿了,電池盒盡量固定不要動,並時常檢查一下接頭是否良好。要動也要讓自己動,自己比較清楚自己電池盒插頭和附件的情況如何。拿一盒生疏的電池來用,單單電池盒插頭的接觸不良問題,就可以讓車主叫苦不迭了。

地球国民 wrote:
E大,騎過電動機車的...(恕刪)


是的,我很同意在替換式電池方面,接頭的確是最容易出狀況的部位之一。這點跟自己充電的抽取式電池一樣。但既然抽取式電池可行,替換式應該也就可以,只是故障率多高要看設計得好不好。

而在「自己的電池,自己比較瞭解」這方面,我同意一半。對 DIY 玩家、進階玩家來說的確是如此,所以這一半我同意。另一半則是一知半解的一般大眾,搭配廠商提供的密封式電池盒。他們只知道能騎和不能騎。試想版上偶爾出現的抱怨者,說車子顧路 N 次,大半都是電池有問題。他們不會捨棄保固來把電池盒打開自己維修,也就不會對他的電池有多少認識。如果他們是用替換式電池,則少數流通中較不良的電池就不會在他們的車子裡待上太久。遇到有問題的,馬上就可以換掉。而交換站對電池狀況的掌控也比較好,有問題的電池可以快速回到廠商那裡做檢測。

交換電池還有一個減低風險的方式,就是依車型大小,一臺車裡用的是 2, 4 或 6 個模組 (一個模組 15AH)。不論是接頭或電池出狀況的風險都會被分攤,不至於說一個接頭壞了就顧路,或是換到一個比較差的電池就倒楣。

es2mac wrote:
是的,我很同意在替換...
就是依車型大小,一臺車裡用的是 2, 4 或 6 個模組 (一個模組 15AH)。不論是接頭或電池出狀況的風險都會被分攤,不至於說一個接頭壞了就顧路,或是換到一個比較差的電池就倒楣。


你說的有人在做了,就是城市動力 http://www.citypower.com.tw/moto.htm
每顆電池48V10AH
他們配合的是陽光電摩,兩顆電池20ah,這一兩周認證會好
六顆60aH的款式是鏢騎,但是還沒送認證

這間拿了補助建了幾十個站超過半年了,可是費率還沒出來,也就是說還沒營運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dreamhouse wrote:
你說的有人在做了,就是城市動力


是在說城市動力沒錯 (我上篇回覆有說)
我最近也在找想買電動車
團購
dqpb1 wrote:
阿宏師.改天會騎回廠...(恕刪)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