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 wrote:我gogoro月租金...(恕刪) 你是文組的朋友嗎?用量少當然花費少這不是廢話嗎?每天騎少少,卻不知單位花費高低級距在哪就來砲別人想強灌認知到你身上還什麼「這種人太多了」我鼎泰豐包子吃一顆也不貴啊!
攝影愛好者 wrote:你覺得不划算,不代表其他人不划算,別以為自己的認知就是對的,然後又要強灌在別人身上, 認同這句話很多買狗肉來騎本來就不是因為他電費便宜合用就買,不合用就不買很多人退坑換油車,但其實每個月入坑的人還是大於退坑的人我買來騎確實月租大於油錢,但是我去停停車格都是免費的,騎乘的舒適度是好的小朋友下車不怕排氣管燙到,所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就好
chitway wrote:認同這句話很多買狗肉...(恕刪) 這確實是事實每個人的用車環境不同有些人的通勤使用環境適合電動車有些人適合油車有些人是為了補助去買,有些人是為了省油資去買就像我的通勤使用狀況非市區環境上下班的路上也沒幾個換電站單趟通勤距離都是15-40公里起跳一天騎個近百公里數也都正常一堆人在換僅有的幾個換電站,也沒辦法換到滿的電池時不時就要更換電池,光是高度頻繁的換電池,時間成本就很高公司內可以停車,就算不停公司附近路邊隨便都可以停,所以我也不需要所謂的停車優惠
chitway wrote: 很多人退坑換油車,但其實每個月入坑的人還是大於退坑的人...(恕刪) 我不知道這數據那查得到?我只知道,現在新車賣得不好,全系列產品賣輸一個油車型號。一定又人拿光陽,甚至以後的三陽電動機車來比,但是他們還有油車巿場。要比就只能比中華,那公司集團拿了政府多少補助,用電動機車來贖罪吧?
如果睿能在電池賺很大,理論上不應該虧損,光陽Ionex3.0的資費可以比睿能便宜非常多,結果也沒有,只有便宜一點點。老實說不同電池供應系統,根本沒有可比性。特斯拉是電池買斷、Zero也是。充電車款月租制則是另一套商業獲利模式。其實對消費者而言,和燃油二輪比較即可,如果成本沒有天差地遠。願意負擔、買單的人就會存在。四輪世界,車價除了反映動力、也反映了空間。用戶其實只要抓油車大概成本 (每公里1元含保養耗材攤提),充電車大概成本 (每公里0.4元含保養耗材攤提),換電車大概成本 (每公里2.5元含保養耗材攤提),就知道換電車成本是充電車的多少倍了。上述每公里單位成本是我粗抓,別太認真,(2018年4月牽Gogoro2車主,總里程43080公里而且這高成本在車友社團都討論超過四年了,安時計價差不多2019年登場,早就有人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