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 wrote:
根據中小企業處的認定標準, 5年的企業都可以是新創
而睿能有公佈的財報只有2015,2016, 兩個年度, 那時的確算新創
中小企業怎麼認定的。中小企業處的認定標準是以公司公布的財報為準,還是以成立時間為準。
就算以上全都符合,現在也超過5年。
靈長類 wrote:
如果電池做為出租營運的主要物品, 它是可以列為進貨庫存(這也是資產的一種), 並以推估壽命做為折舊年限, 逐年提列成進貨成本或管銷費用
死了這條心吧。身家都打出來了,要不要順便打一下哪間學校出身的壓陣腳。
離題越來越遠了... 可以去閒聊版開題
1.gogoro現在是否屬於新創公司。
2.gogoro電池能否認列資產折舊。
怎麼走 wrote:
日本換電聯盟才是未來
睿能假公規真獨大
才是造成台灣電車四分五裂的元兇
夕陽之國有什麼好未來的, 日本已經不行了, 還在日本哩
跟某韓一樣還活在30年前 (名言: 國防靠美國, 科技靠日本, 市場靠中國, 努力靠自己
)先不說日本根本就不適合換電機車(機車普及率低, 駕照難考)
東南亞? 麻煩有機會多跑跑東南亞, 開發中國家談環保只是假議題, 要嘛低養護成本破爛摩托車繼續騎, 要嘛直接買車炫富, 換電機車注定邊緣化, 哪個國家的聯盟都沒用
不要拿中國可以, 東南亞為什麼不行來說, 中國一開始就是計劃經濟, 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吃油機車滿街跑, 而東南亞已經吃油機車滿街跑了, 你要怎麼改變這種結構? 連台灣這樣的所得都要改這麼久了, 東南亞的平均所得與貧富不均情況, 有考慮過嗎?
所以日本大聯盟什麼的根本無關緊要, 就算20年後東南亞或日本真的進入換電時代了, 也跟台灣沒有關係, 那時候台灣用的肯定不是日本的系統, 甚至日本的保守思維, 可能在未來斷送電動機車市場, 就像日本的半導體跟3C產品節節敗退一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