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電動機車推廣不起來的原因有哪些

車速 和 不是隨時隨地像加油這麼方便吧
比較適合嬤嬤婆婆的買菜車
cedarwood wrote:
我回你一張圖:...(恕刪)


這張圖代表什麼?
我只看到台灣人真正需要的是機車,而不是汽車....

還有為什麼機車多就是落後?
現在機車得油耗和空汙都不比汽車差!
可是一台汽車若只坐1~2人,到底是誰比較不環保?
那些歪國人自以為先進,可是你知道他們有多浪費嗎?

還有捷運和公車路線周圍禁摩?
以台北公車路線隨意亂規畫的狀況來看,等於全台北禁摩!
不然就是只能騎到巷口的便利商店....
我出遊、上下班,有用的交通工具是小折、白牌機車、黃牌機車,就是不會想去買台灣的電動車。為什麼?因為沒那個價值。外國電動車都可以拿去比賽了,速度及續航力都很優異。看看國內生產的,一台台破破爛爛的,跑不快續航力也普普,就算了,要賣到和125機車一樣的價格?
另外,在台灣只用大眾交通運輸的,我覺得都是有錢人才作得到。真的很貴!公車很慢,無法用金錢換取時間;捷運很快,不過回到家後,能做的、想做的事不就永遠還是那些?那花大錢意義在哪?
至於說環保方面,空氣車、氫氣車國外早有在跑了,國內廠呢,裝作沒看到一樣,繼續生產他們自己想生產的東西;機車給你換個殼、找所謂的名人代言一下,賣得嚇嚇叫。對啦,反正有artc嘛。
這串文中,最好笑的就是有人把極權當成優點。只能說幫不了你。就算滿街都是電動車好了,有什麼意義?人文素質會變好?還是有比較環保?比較高尚?

cedarwood wrote:
第一句就是正解!外國...(恕刪)

不要以為騎車的人家裡都沒有車可以開
一禁下去大家忍痛改開車
不要說交通變更差
搞不好還排擠其他消費支出
只爽到兩家賣油的
外國的騎車少
不要以為大家都是乖乖搭大眾運輸
不然像英國也不用跟汽車收進城稅
日本都會區也不用要求買轎車要有停車位
你要推廣大眾運輸
要提高大眾運輸的吸引力
而不是強硬禁止其他運具
如果公務員只會用禁止的
那幹嘛公務員要用考試的
找個國小小朋友都會
每個縣市補助金額都不一樣,看的到吃不到

去年老爸買台電動機車

只拿到3000元補助,其它補助名額早就被搶光了

騎不到一年龍頭就會晃了

輪胎超細,我騎起來超沒安全感的

cedarwood wrote:
沒錯,都該減少數量。

減少汽車數量也有很多方式,如新加坡的高稅金加上車牌號上路管制,甚至中國大陸北京的抽籤制度、上海的拍賣制度。台北市敢嗎?台灣敢嗎?

問題就在於,執政的沒人敢跨出那步,誰執政都一樣,因為走一步,就有無數的人在旁邊質問:爲什麽那個或那那個你不如何如何? 這就是過度民主下的「公平正義」,已經走樣變成要求大家吃大鍋飯。


那是集權國家才敢作的事,如果這樣算進步的話,北韓不就是烏托邦了!
還有別跟我說新加坡是民主國家....
看到那張圖
再仔細看看汽車裡面的人數
1人汽車很多耶~

稍微想像一下那些1人汽車都變成機車
交通有多舒緩...

再想像一下這些機車都變成電動機車
空氣會變得多清新

不過即便是每間便利商店或加油站都實施電瓶1換1制度
還是應付不了台北龐大的用車人口需求
真的只有澎湖這種人口較稀疏的地方能夠完美推行啊~
車的強度,來自於鈔票的厚度!
這邊有大大住花蓮的嗎?
我搬到花蓮住之後發現在這邊的電動機車密度可能是台灣數一數二的
我想應該是花蓮市的市區腹地很小,所以去哪續航力都足夠,反觀台北縣市的市區腹地寬廣,去哪都有點距離
而且大眾運輸發達,不像這裡都是自有交通工具
依目前台灣電動機車的技術來看,適應的地區限制還是蠻大的
一點心得供你參考
地區也有關係吧!!!大陸地廣人稀路又平又直,台灣地小人稠你要文化大學的學生騎電動車上課
大概早上8:00出門晚上8:00才到,而且是馬達直接燒掉.不是每個人的家都住在都市,有的人住
台北通勤新莊或土城還有朋友通勤樹林,電動車騎得到嗎??見鬼了!!!
人性吧!

騎機車的人,大多是遠距有時速50以上的需求
光時速就不行了
騎腳踏車的人,有些是休閒或短距的(長距的就會買機能性的腳踏車)
懶的時候可以啟動電動,想要騎的時候還可以踩
當然電動腳踏車慢的比較好啊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