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SYM要放棄電動機車的經營?

piwu0547 wrote:

充電速度堪比加油!特斯拉4680電池首次曝光 原文網址:https://71a.xyz/QDBgvl
照18650進步到4680電池的速度
也許不用等30年的
充電速度加快到接近加油速度說不定再10年就可以達成的


4680不過是加大體積
能量密度提升約20~30%

1X年前就有玩鋰電池快20年了
鋰電池約10年才能提升一倍的能量密度

目前鋰電池低量時的充電速度和加油不會差太多
但電池愈飽充電愈慢
快充只能用更大的電池快充低電位

用現有的技術 5分鐘可以充 28KWH(約可走200公里)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350KW,充60KWH 的 0~ 28KWH)
ERIC_XYZ wrote:
更好的應該是政府要開放國外電動車進台灣
關稅要正常

這樣才叫做公平競爭
ggr 幾年來到底有什麼長進???
我真看不到 台灣獨大 法規都用他的去了吧


電動機車國外有在做的
用一隻手就數的出來了
進口了
不用關稅
還是比gogoro更貴你也買不下手

大陸的電動自行車
早就有了
價格和大陸差不到5%
除了外勞
買的非常少
你自己都不買了,別人會傻傻去買?

反觀台灣的機車才是大坑
同性能的車
台灣最少貴了快 20%
市場10%?那你可能不知道那些產量是"包含"共享電車......扣掉後剩多少才是實際市場量 自己去查.......
這本來就是自由市場,好的時候再進也不遲,不好的時候及時退場.......沒前景何必冒這個險
小葉叔叔 wrote:
20多年前政府相關機...(恕刪)

公規就是GGR系統? 現在政府是要圖利單一廠商? 憑什麼GGR系統當公規,官商勾結?
柯達曾經是底片的第一品牌,甚至在1975年就研發出全球第一部數位相機。
但因為賣底片的收入實在太賺了,實在捨不得轉型去做數位相機。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看到啦。

諾基亞曾經是全球第一的手機品牌,有人說iPhone橫空出世造成諾基亞帝國衰敗。
但原因其實出在身為市場龍頭讓諾基亞大頭症發作,死抱著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
就算到最後他們竟然是跟微軟合作,使用Windows phone作業系統而不是使用安卓。
直到市場告訴諾基亞,他們寧願選擇安卓。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很難放棄既有的成功。
企業很難在目前產品還非常賺錢的時候就努力轉型,通常都是在市場風向轉變後被迫快速轉型。
造成帝國的衰敗。

不管你在怎麼覺得騎馬很帥、馬車很讚,現在汽車就是主力交通工具。
無論你多麼力挺武士刀弓箭、武士道精神,馬克沁就是可以輕鬆秒殺。

霸特,現在還來的及。
你不爽睿能市占節節高升、攻城掠地,你可以研發一款電動車、空氣車、核動力車出來。
不管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至少等到市場風向轉變的時候你還有反擊的機會。

不然..............就會成為未來人的企業經營失敗教案。
小弟拿過兩張證照,塵世中一個迷途小SE。
胖虎是帥哥 wrote:
公規就是GGR系統?(恕刪)


沒錯ggr就是公規只是換個方式而已, 就算最初政府要在換電這塊讓ggr當公規, 早被光陽擋下破局, 沒有所謂的法定國家換電規格囉, 現在是市場佔有率多寡決定誰才是公規

ggr在換電市場佔有率加上PBGN聯軍體系在這個鬼島, 可說九成以上全部拿下, 早就是不折不扣的本土市場公規!
本來看好台灣因為發展電動機車而在電動車這個部分發展很好。結果後來竟然有「油電平權」這種東西讓油車又續命了!?
以目前交通工具的發展趨勢,
油車廠商發展電車需要重新投入大量資金,
短期內嚴重影響收益,但長期看有利於改換跑道,
所以是否發展電車,要看經營者是否有遠見,
如果只想偏安一隅,遲早會步上NOKIA/Motorola的後塵,
非但保不住市場份額,甚至只能任時代洪流掩去。

很多大型企業都是因為對於市場變動無法及時適應,
最後被小蝦米擊敗變成時代的眼淚,
這種案例甚至無須舉例也人盡皆知,
反正既然我只是個末端消費者,
就只需要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付錢,
廠商的生存之道,無從置喙。
三陽這10年來一直都有賣電動機車,並沒有放棄電動機車的經營

好像去年還是前年,更推出最新型電動機車,版主有興趣可以去買
想開一點兒 wrote:
三陽這10年來一直都(恕刪)


e-woo有改款?

(18年4月牽狗二,總里程23100公里車主留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