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只是好奇電動機車真的有比較環保嗎!?純討論

ace ventura wrote:
如果不看1. 發電機(恕刪)


看了仍然環保,你的圖表完全沒有煉油的空氣汙染統計是要被我講幾次呢?
然後你又要提煉油是很重要的原物料生產途徑....balabala.

省省吧,你還是乖乖跟新加坡政府一樣學會啥叫做真實的計算方法!
要算w2w 燃油車永遠都不可能比電動車還環保.
這種電動車用w2w 燃油車就用t2w的雙重標準的下流圖表就是垃圾!毫無參考價值!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ace ventura wrote:
如果不看1. 發電機(恕刪)

不考慮建議政府停賣電動車輛嗎?
這樣火力發電廠可以停機,
發電政策是政府的政策,
而且電動車輛占了多少電力呢?
電能的污染就不用再提了,
煉油又沒少用過電力,
說的好像臺灣發電廠是為電動車輛而生。

建議專研鋰電池製造污染,
還有壽命到了後續的處理污染來打電動車輛,
還比較讓人接受。
Wow_Senior wrote:
看了仍然環保,你的圖(恕刪)
所以我才說這些反電車人士不知是邏輯出問題或是自己的不環保都視而不見?
前面諸多回文一直提到煉油及用電的污染要一併算進去,
油缶車運送汽柴油的空污不計算也就算了,
結果最前端的大污染都可以視而不見,
反倒是火電的污染計算得清清楚楚,
而且好像8成佔比的火電和電車息息相關,
而煉油跟火電一點關係都沒有~

#44 wrote:
ace ventura wrote:
如果不看1. 發電機...(恕刪)


把台灣1300多萬輛機車全部改電動車,
總耗電量也不過佔全台灣所有發電廠總發電量2%而已。
xxyu wrote:
總耗電量也不過佔全台灣所有發電廠總發電量2%而已。


你故意加倍喔.
但沒啥用啦,他是老面孔了.純粹的只要是火力發電給電動車用就是不環保的論述者
那怕你給他說是0.00000001% 只要還有一座發電機組是火力發電,
還是核能燃料棒要用燃油大卡車運輸.
他還是會說不環保!
發電給電動車用就是該死
這種人超級多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2016年的新加坡政(恕刪)


基本輔導過很多家的14064/14067 -pas2050 /CSR 很多都是邊界設定與範疇/報告書與第三方發証眉角,汙染的產品也可以發証書與標籤 標示排放可以低到嚇人。 (歐美等環保國家買家採購與上架考量)

當時發生tesla事件也問過 starhub 朋友 車證管制和環保問題。 有興趣可以用SimaPro (ecoinvent 資料庫)設邊界拉一下資料就知道排放量。 {說白了該事件就是玩邊界遊戲}
承之前說的: 「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 一樣設定計算的話。 (電車不吃香)
我不是該國的人,只是因工作配合輔導。很多事情都有新聞面、政治面等等。
(只針對開樓主((的比較環保嗎!?純討論))議題。其它不討論)

承上我說明的:油車剛出時也一樣排放量大於現在生產的油車。所以電車製程與鋰電技術更新,因該可以解決重度污染之問題。
chaselocean wrote:
「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 一樣設定計算的話。 (電車不吃香)


來來來,你知道為啥這樣子電動車不吃香嗎?
我不用去翻資料,我用膝蓋想也知道為啥.
你翻得到資料你容易找到資料就來證明我講得是不是真的.
因為電動車從生產,使用到報廢的所有數據都清清楚楚.無一遺漏.還會有回收等等等的.
然後燃油車這裡東缺一塊數據,西缺一塊.然後還有更過分的根本就不計入的一大堆
.

光燃料容器的回收處理一想就知道,拆掉一個油箱是能多污染?多麻煩?那拆掉一組電池呢?
更不用提平日使用的排放數據根本就是低估的數據!
你的電動車不吃香的依據就是建立在六大石油商的刻意隱瞞.讓你根本就沒有數據可以進行評估.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來來來,你知道為啥這(恕刪)


翻資料??...我是碳足跡輔導...有稽核員証的呀...
碳足跡生成本來就是一種金錢遊戲,主要是把看不見的變數據然後炒作交易(碳交易),所以會有資料庫比對標準,然後第三方認証。

或許您說的是對的!! 很多數據是資料庫沒有..

但是如我所說明:排放是有依據 目前輔導所用之軟體SimaPro 拉出來的資料。數據都清清楚楚....
(工研院DoITPro 使用率不高,且也要看第三方單位是否用這套審查)
眉角什麼就是手段. 輔導到拿証可以百萬不等。 (67產品後 64 延伸碳交易)

您說的軟體內可能沒有,就如同之前同業反應用電計算部分為歐美資料一樣, 套用會有不準確之事。但是不確定數值沒依據。所以還是不了了之......
不然您可以考慮寫資料庫,讓業界評估用您的資料庫。可以拿準確數值,您又有授權金拿,一舉兩得...



基本上用軟體計算後拉出來用excel表套用,來說明該產品之排放,轉而產生報告書申請標籤。
chaselocean wrote:
翻資料??...我..碳足跡生成本來就是一種金錢遊戲,主要是把看不見的變數據然後炒作交易(碳交易),所以會有資料庫比對標準,然後第三方認証。...(恕刪)
跟金錢遊戲綁在一起比較容易達成環保,跟人們有沒有環保理念一點關係都沒有QQ,仔細想想也是,跟民眾說要環保不如跟民眾說 如何省錢和賺錢,這樣做環保比較容啊成功啊

話說 數據能不能造假啊,比如我認証碳足跡 是每kg 爲0.06co2,實際爲0.09co2,至於為何多0.03是不能說的秘密,商人要省錢 在某些方面就....
個人還是比較在意後續的電池處理...
畢竟電池也算是汙染物
使用久了,性能差了,到達汰換時不知道有沒有妥善的規劃?
個人認為,如果二輪要比油/電哪個環保的話..
大同小異吧=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