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夢想 wrote:
以後核電廠若不夠用...(恕刪)
今天早上有位對離岸風電有些了解的朋友,傳了一則新聞連結的簡訊給我。
我一讀之下大吃一驚。原來這則新聞連結是,美國聯邦政府海洋能源管理局在12月13日,把麻州外海三片面積分別為515、521、535平方公里的離岸海域(如附圖麻州離岸風場圖中的粉紅紫綠三塊),以競標的方式從11家離岸風電廠商中由3家廠商以1.35億美元的租金,取得30年的離岸風電風場使用權力。
廠商要取得開發離岸風場的權利,是要用標的。這個競標的過程整整進行了兩天。從12月13日競到14日。一路淘汰。對他們的離岸風場租金競標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個連結
https://www.boem.gov/state-activities-massachusetts/
其實光看這個競標的過程,美國聯邦政府就把能賺的海域租金全給賺進來了。
這三片海域的總風機裝置容量據估計是410萬瓩。
根據當地的研究,風場的容量因素約為47%,水深約35米及45米。風速約為每秒9.2公尺。
沒錯,這片海域比台灣彰化與雲林外海的那片海域的裝置容量還小。美國東海岸的離岸風場如圖。位於東北角的美國麻州離岸風場如圖,就是這次一共獲得4.05億美元租金的標的。
你沒看錯,這些離岸風電廠商,一共要付4.05億美元的租金給美國財政部租下這些海域之後,才能在這些海域上插上大風車來發電賺錢。
於是我接著再去找相關的離岸風電電價。
美國麻州政府在今年五月,決定由Vineyard公司取得麻州也很可能是全美第一個大規模的離岸風電合約。目前麻州只有3萬瓩的離岸風電容量。
Vineyard公司要建置80萬瓩容量的離岸風場,每度電價只有6.5美分(https://blog.ucsusa.org/…/low-price-offshore-wind-massachus…),換算下來每度電價只有台幣2元。併網時間40萬瓩是2022年下半年,40萬瓩是2023年初。
Vineyard是由西班牙公司與哥本哈根建設基金CIP各出資50%合組的公司。CIP也在台灣的離岸風電中獲得60萬瓩容量,預定併網時間也是2021-2023年。
麻州躉購的80萬瓩容量,每度電電價2元,2022年併網。
我看到一篇美國的離岸風電分析師的文章說,這個價格比他自己所估計的價格整整少了一半。
甚至因為這個電價太便宜,所以麻州居民要付的電費不但沒漲價,甚至還會減少,未來可能會更少,因為麻州政府看到風電這麼便宜,所以決定把要躉購的容量從160萬瓩增加到320萬瓩。
美國政府光是海域租金,無論廠商發不發得了電就賺了台幣120億。台灣政府也收了離岸風場的租金,只是有發電一度才會有一度電的租金收入0.0415元。以最新的發展來看,幾乎所有的離岸風電廠商,都能適用前十年每度電費7.11元,就算扣掉0.04元的租金,仍然高達7.07元。(我之前的說法有誤,作一些修正)。
美國那片賺到120億租金的海洋,離岸風電容量也不過410萬瓩。台灣在彰化外海離岸風電的風場面積2300平方公里,面積更大,規模也高達550萬瓩遠超過美國麻州外海。
Vineyard公司賣電給麻州政府,一度電台幣不到2元。
台灣離岸風電的每度電價卻要高達5.8元。就算明年降了12.8%也仍然高達5.1元。
為了2025廢核的躁進政策,台灣付了這麼多的錢。至少2000億以上全給外國廠商賺走。這樣對嗎?
經濟部、漁業署、營建署的長官們,你們真的就這麼大開方便之門。
即使2025廢核的政策,都已經被公民投票否決,即使電業法95-1也被公民投票廢除而失效之後。
你們真的就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繼續推動這個躁進的能源政策。仍然要把幾千億全國民眾的血汗錢,就這樣付給離岸風電的廠商嗎?
【這是一個國家、一塊土地,大家一起做決定就要一起承擔,希望能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
公民投票的結果才是大家一起做的決定啊。
公民投票的結果才是大家一起做的決定啊。
公民投票的結果才是大家一起做的決定啊。
核電廠全部不延役,再加上2025年底前用未來20年的2兆電費建置550萬瓩的離岸風電,這些全是你們民進黨政府自己作的決定啊。
這些要從人民口袋拿出2兆元來買電,要全國2358萬人未來20年,每年每人多出5000元電費的決定,有任何法律依據嗎? 有通過立法院來立法嗎?
上面這些政策,有哪一點是「大家」一起作的決定呢?
還是要和民進黨意見相同的才算在「大家」裡面,和民進黨意見不同的,就不能被算成是「大家」了呢?
明明就是根本不理會公投的決定,還大聲說【大家一起作的決定,大家一起承擔。】
我只想到選舉時,有位候選人的網路社群小編說的那句名言,「你們大人真〇〇!」
以上轉貼自FB: 王明鉅 教授
更多專業資訊請連結自臉書
臉書:王明鉅 教授


用情一生贈知己 逍遙一生而忘齡
南無阿彌陀佛
andy5257 wrote:
http://technews...(恕刪)
您貼出來的新聞
內文提到一度1.9...
"濟部於早前 2018 年 11 月底公布 2019 年再生能源躉購電價草案,其中離岸風電費率大降,從 5.8 元降至 5.1 元,降幅達 12.71%,並時取消「前高後低」階梯式費率機制,發電時數滿 3,600 小時之後就不再適用躉購電價,僅以 1.9 元收購。"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kcliu5725 wrote:
1.台灣只有冬季才適合風力發電,知道嗎?知道嗎?知道嗎?重要的問題問三遍!
2.全世界目前沒有一種綠能可以保證全年無休運行,知道嗎?知道嗎?知道嗎?重要的問題問三遍!
3.依據風力,日照,潮汐......能量發電通通受到時間的制約,瞭解嗎?瞭解嗎?瞭解嗎?重要的問題問三遍!...(恕刪)
相同的
沒有一種發電模式能夠完全覆蓋能源的需求..
核能終端廢料的處理跟置放場所.
獨立島嶼承受不住核電廠的事故.
風力.太陽能發電的不穩定
火力燃煤的汙染.天然氣油油氣發電的高價
台G電到國外去.
高用電的水泥.煉鋼廠的強制關場
然後
大家騎腳踏車上班..
大家說"厚恩厚...."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小小夢想 wrote: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推薦評分回報
以後核電廠若不夠用..全靠風力發電..
那到時家裡的電也有可能1度10元..;跟歐洲差不多了..
各企業一定都漲價, 物價漲, 那騎電動車會不會變成高費用?
正在考慮電車及油車的思慮.....
這個擔心是多餘了。
不過電價的漲價是必然的。
但我猜應該會落在5~塊錢左右而己。
基載電不太可能用風力發電。其中的細節。輸電網與儲電工程都是很大的困難。
若要講綠能發電更可行的是再生能源的廚餘發電。目前收電價為5,06左右
所以你單純以使用電動機汔車的話。只要用6塊去算就可以算出來比油便宜還是貴了。
但不用擔心太遠。那是幾年後的事了。
誰知道幾年後的油價是幾美金?
又誰知道電價會是多少?
現在台灣應該會先使用天然氣與(俗稱較乾淨的煤炭)餅來做發電燃料。
所以電價漲是必然的。因為那餅也較貴一般的煤炭。
日本大多使用那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