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00095 wrote:回你後面那段 699...(恕刪) 聽說699還有限非商業用,一旦超過1600公里,還需要提證明。(純資訊分享)沒錯,有競爭,消費者就得利!其實,我個人認為明年才會開始有比較精采的競爭好戲,然後,等光陽三年10款車都出完(同時間,睿能也一定會出若干新款車迎戰),才會大致決定誰是台灣電車龍頭!而國際賽,決不是這兩家PK或是加上什麼公龜,就能決定世界冠軍的.
傑森543 wrote:聽說699還有限非商...(恕刪) 個人覺得電池公規有很大的幫助第一要取得國家公規必須電池在台灣生產製造(創造工作機會)第二整車出口稅金可以談(整車出口好處創造就業機會)以上觀點大家指教
原本訂公規的美意是在於希望能幫助產業快速推展,進而進軍國際,但從實際面來看,除了廠商利益各有盤算而窒礙難行外,還可能發生公規與國際脫節,反而弄巧成拙,讓廠商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力。而大大認為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的確可能會是公規衍生的附加利益。yon152 wrote:個人覺得電池公規有很...(恕刪)
BruceLin265 wrote:我也是估應該砍兩萬有...(恕刪) 這種等級的綠牌車,他寫的補助後的價格當不補助的起始價格還比較差不多一點。別跟我說不可能開這個價,看看國內這幾個車廠在東南亞與印度賣同樣甚至更好的車是開多少價,就知道我寫的價格不浮誇。
kf211434 wrote:GGR幹掉前任公規靠的是硬實力光陽靠的是放話杯葛 光陽都還沒開始,你就先界定他不行同理,當年ggr還沒開始如果就被說不行那麼就應該遵循當年的公規嗎??公規是毫無意義的存在,因為今天看起來還不錯的公司明天可能被另外更有競爭力的公司拚掉
yungsheng_us2001 wrote:光陽都還沒開始,你...(恕刪) 推幾款自己油車都打不過的綠牌電車會賣的好????使用上綁手綁腳的,假使同價的話你會買 CUE100? GP125? 還是 iONEX ?你是經銷商,低價位你會想賣那一款??公規無意義??那光陽搶公規搶心酸的??
傑森543 wrote:也許是因為核心電池的...(恕刪) Many 110 EV基本配置1+1電池總容量比已上市3年的Candy 3.0 EV 48V 25Ah還小,車價竟然差不多,還要綁$299月租懂電車的就知道電池越大越耐用性能也越好,IONEX系統竟然還拆分成更小,一顆IONEX抽取電池容量只有Gogoro一組的1/4,卻要$299月租費,那1000公里只是寫好看的,這樣的性能會騎超過500公里的人都很少了,而且光陽如何驗證自充車每月里程?若經常性日里程30公里以上想多租一顆電池月租就要$598,要是沒多附一組座充還得幾小時後手動換輪流充Candy 2.0/3.0 EV廣告全台有約6百間車行免費快充,實際上肯給充的只有少數,未來IONEX在外計次收費能否提升服務體驗品質,大家等著看推估明年要出的Racing 125 EV核心電池至少要提升到48V 25Ah,定額/最大功率3000W/5000W,若核心和抽取電池不能智慧並聯同時輸出,那抽取電池就至少要裝2至3顆以上才能維持白牌合理性能,到時光陽會開出多少車價和月租?若要有Gogoro S同等級性能,那就至少要4顆IONEX抽取電池,且串並聯提升系統電壓到48V×2=96V。黃牌以上裝8顆可能還不夠,難怪要先說會另行設計電池,採用汽車充電柱,因為那對IONEX根本不可行傑森543 wrote:如果光靠放話就能杯葛...(恕刪) 那靠的是政商關係,而不是產品實力,這方面睿能也不差就是了…傑森543 wrote:聽說699還有限非商...(恕刪) 不必聽說,睿能有給快遞等商用業者特定的費率,一般個人用戶若連續兩個月里程超過1600公里時,睿能會要求用戶提出非商用證明,只要能證明非商用,吃到飽方案就無里程限制。不然某些人年里程好幾萬公里是怎麼來的
傑森543 wrote:這次光陽在台灣發表ionex...(恕刪) 其實在家充電才是大部分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所需要的,但又怕電池買斷,兩三年之後要負擔高額的電池更換費用,如果有車廠可以推出一個折衷方案,以在家充電為主,需要長途移動的車主可以使用換電系統為輔,月租費比狗肉低,這樣就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