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y200 wrote:檢討別人很容易,...(恕刪) 中研院研究員龍世俊博士,哈佛大學博士碩士,台大學士,這是發表人的資料。請問你又是什麼東東呢?又能拿出什麼令我信賴的資歷呢?你去中研院可以找到他發表的81篇論文索引。你又拿出什麼論文來反駁呢?學術是不容許造假的。你如果認為有假,趕快去舉發,讓他學術生涯結束,不再騙人。否則呢,當然要相信他提出的數據啊!
tjptw wrote:中研院研究員龍世俊...(恕刪) 從小被騙到大, 終於覺悟不再被騙的人, 才是會繼續被騙的會不會被騙不是靠覺悟, 是靠知識跟數據的累積啊我真搞不懂光用喊的能有什麼用? 到老的時候肯定會後悔為啥中年時期就是不開竅, 因為從小把知識當無物....所以我也不信他拿得出什麼東西來反駁啦
查了一下,所謂「鼻前污染濃度」以前沒有這個詞,根據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裡面的文章,似乎指的是「空氣污染物」的吸收量(1),因為這個量會隨著距離污染源的遠近而改變,要是污染源就在眼前,自創個「鼻前污染濃度」來說明也許比較能讓人了解。話說,xboy200閣下也別如此憤世嫉俗,咱市井小民可沒這能力改變大環境,可是花個五六萬換成電車讓周圍的人少吸點廢氣是做得到的。
davie1968 wrote:降低民眾「鼻前污染濃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支持汽機車退出市區"禁制所有私人燃油運具進入人口密集區。也關乎我們應該選擇甚麼樣的私人運輸機具?大家都騎單車也很好啊~..(恕刪) 這很難,難度堪比拆除老舊房屋進行都市更新不管你要限摩的方式,還是要增加持有稅都會引起一票老百姓舉著自由與正義的道德大旗走上街頭台北市捷運已經夠密了,機車還是密密麻麻獎勵補助電動機車可能是唯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