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Gogoro 2是兩年前就開始研發了,後頭還有好多計劃

Gogoro 1是要讓人印象深刻,外型要搶眼,質感要好,更重要的是提供以前的油車產品達不到的騎乘感受。我是因此買單的。
Gogoro 1是要讓睿能品牌定位在創新與品質。也爭取時間讓換電站覆蓋大城市。如果一開始賣太好,換電站不足,反遭用戶抱怨就走不了下一步。
Gogoro 2是擴大市場用的,價錢拉低一級,沖量並達到換電站遍及全台城市並支援騎車環島達成。
據報導Gogoro 明年還有更便宜的車種,那就是全面搶佔125, 100cc油車市場,也許第三代車上市一年後可以讓換電的用戶達到十萬,月費也有可能調降,那就有下一場大戰了。

reAK wrote:
這麼偉大的理想。
看來終極目標是要將全台的機車改為電動車


今天試騎GOGORO上路
發現身旁的油車味道好難聞
引擎聲音又吵雜

真正能體會改騎電動車實在是利人利己的事
省東省西的盤算和計較
可能到頭來都付給醫生醫院啦

支持電動車才是善念善舉啊
呵呵,我自從買了Gogoro, 汽車使用率少了一半,上班只要天氣還好就騎它。最需要忍受的是途中有兩個大的十字路口,等紅燈時經常是二三十輛機車,那廢氣真夠嗆的。
我經常是保持一段距離停車,綠燈時閉氣通過!

Younger2006 wrote:
呵呵,我自從買了Gogoro...(恕刪)

我懂!尤其是遇到烏賊車在你面前噴白煙時,簡直快要窒息了
有時候真的很想衝過去踹他一腳,騎那麼爛的車還敢上路

cdx wrote:
TESLA 的成長過程, 穩紮穩打?
TESLA就是用股票換鈔票,本業根本沒賺錢,滿嘴唬爛打高空,車沒賣幾台,公司沒營收,股票卻一直漲汗


其實這些公司,老闆不用靠公司自己的業務賺錢,光靠賣股票就先回本了

不好意思,離題了...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上來吵?

如果覺得月租不合理,你可以等啊!

等西部走廊計畫完成建置換電站,我相信還有一波降價!

明年也還有新車會發表,某傳統車廠也已經進行開發相容系統的新車了,

沒有人拿著刀子架你脖子要你現在買!

那些油車支持者,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我可以理解,

但是新的法規準備上路囉!

PM2.5爆錶的時候,油車到時候是禁止通行喔!
對於不敢面對事實的人,我無話可說... 對於事實反駁到底的人,請繼續口水...

samcentaur wrote:
你有論點嗎?
有聽進去了喔!會用(合理)兩字.....不錯,本來就該用合理的價格一歨一歨推廣,而不是你先前講的一味殺價競爭(不要賺),這樣對長久發展未必是好的.


Sony PS系列用硬體賠錢賣 靠遊戲跟授權收入來補的策略 讓索尼現在在家用主機市場上呼風喚雨 他自謙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我前面說的所有東西 是指這種策略對睿能這種需要衝普及率來完整服務網的營業模式很合適

不需要什麼長久來看 就現有經驗來說 sony已經證實了這種商業模式是能成功的

再說一次 我從來沒說希望睿能賠錢 他倒了 台灣市場少了一個可能性對消費者並沒有好處

我是表示 他一開始選擇的策略 注定了小眾市場 不可能達成陸學森腦中期望的構想

尤其是就第一款產品跟第二款產品來比 兩者對消費者來說 並沒有明顯差異感受 不會有下面那一位聲稱的有1才有2的狀況發生


bigandy.gm wrote:
請別結果論,沒先有1,突然跑出2,你會買單2?
每個產品都有他的存在意義,他的定位在哪
Tesla第一款車Roadster,2008年問世,四年只賣了約2250輛,沒錯2250輛,且每輛售價接近11萬美元
過了整整快十年,歷經了第二款高級房車Model S及第三款高級休旅車Model X後
Tesla的第四款,平民車款Model 3終於預計在今年底準備要交車,每輛只要35000美元起跳
沒有這個過程Model 3會突然出現嗎?如果第一款車是Model 3,誰認識他?誰會買單?


tesla 選擇roadster作為第一款車 是因為他們知道成本高 挑紅海市場去競爭太辛苦 所以走高端定位 這層客群對車子的價格敏感度低 對特殊產品的接受度大 電動車的缺點被縮小

睿能第一款gogoro問世時就表明想取代125cc市場 挑台灣機車市場最競爭的區間帶切入 優缺點擺在天平上一比很明顯 普及率衝不出來 所以gogoro2發表會自己也做了張投影片 說明目前市佔率仍太低 表示單靠gogoro無法達成他們期望的能源網服務 因此有gogoro2的出世

兩家公司一開始的切入市場的地方就不同 或許睿能想模仿tesla的崛起模式 或許市場規模跟資本額完全不同 直接相比不公平 但是gogoro2的出現 才是讓睿能開始有機會拓展他們最初概念的產品

老實說 gogoro2如果是第一個產品 市占率不會像現在這麼低 125cc機車市場沒人跟你在意車身是不是鋁合金避震是不是多連桿 自詡為智能電動車 外觀設計有到位 儀表跟手機連結夠酷炫 養車與使用成本比油車划算 這些才是這這級距大家在意的點

車價 妥善率 維修難易度 這些別比你的競爭對手差太多就好


Younger2006 wrote:
呵呵,我自從買了Gogoro, 汽車使用率少了一半,上班只要天氣還好就騎它。最需要忍受的是途中有兩個大的十字路口,等紅燈時經常是二三十輛機車,那廢氣真夠嗆的。
我經常是保持一段距離停車,綠燈時閉氣通過!..(恕刪)


可以用機車通勤的距離居然開車,這到底是環保還是不環保?

reAK wrote:
Sony PS系列..老實說 gogoro2如果是第一個產品 市占率不會像現在這麼低 125cc機車市場沒人跟你在意車身是不是鋁合金避震是不是多連桿 自詡為智能電動車 外觀設計有到位 儀表跟手機連結夠酷炫 養車與使用成本比油車划算 這些才是這這級距大家在意的點

車價 妥善率 維修難易度 這些別比你的競爭對手差太多就好 .(恕刪)


該公司的行銷主管是我大學朋友,當初要推一代時我就跟他聊過,他在學生時代是騎名流150的,對於用品更是講求品味,對於豪邁這類廉價車的是不以為然,因為我前公司當年走通勤車路線是失敗的(PGO E bubu沒賣出多少)

相信公司高層應該也是差不多想法,都想走VESPA路線往精品方向發展,獲利及企業形象會較好

基本上也沒錯,但沒有一定的量是無法永續經營的,也沒有理由擴充電池交換站,我想因此才會改變策略

而且更重要的是,電動車現在有些使用者還是要有補助才願買,補助名額沒了就不願買,這才是限制銷售量的主因

=============
沒用補助款買GOGORO的不知有幾位?

附件是我2006年的鋰電鉛酸混合電動車,動力36V 250Wx2當年改馬達後極速47,在紅綠燈停車時還有人問東問西.蠻有趣的,腳踏板上面放的是Panasonic 28V 12AH電池組坐墊下是36V 14AH鉛酸電池,車重不到60kg,因前後輪都有動力,故可轉油門牽車上到五樓公寓充電
騎遠路時身上再多背一組12AH電池即可




車體是中國山寨的YAMAHA Passol(中國製鋁圈騎2500km後就失圓變形,真的很爛)

Younger2006 wrote:
Gogoro 1是要讓人印象深刻,外型要搶眼,質感要好,更重要的是提供以前的油車產品達不到的騎乘感受。我是因此買單的。
Gogoro 1是要讓睿能品牌定位在創新與品質。也爭取時間讓換電站覆蓋大城市。如果一開始賣太好,換電站不足,反遭用戶抱怨就走不了下一步。
Gogoro 2是擴大市場用的,價錢拉低一級,沖量並達到換電站遍及全台城市並支援騎車環島達成。
據報導Gogoro 明年還有更便宜的車種,那就是全面搶佔125, 100cc油車市場,也許第三代車上市一年後可以讓換電的用戶達到十萬,月費也有可能調降,那就有下一場大戰了。...(恕刪)
+1
完全認同!

這和我在這篇的22樓看法差不多!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5169316&p=3#64613320
就等時間驗證了!

可是版上有人堅信-睿能等著笨羊群拐進夠多時就會開始調漲月租費,
漲到你們不要不要的...
甚至還有人似乎己看到19**元的捏~
但我還是認為日後是調降月租成份居多啦!
說不定到時候也有可能是我等著被看笑話~
從低價市場賣到高價市場, 或從高價賣到低價市場
都是市場操作手段, 重點在於對"想要與需要"之間拿捏的精準度, 而不是循前人的模式就一定能成功
這是酸民無法理解的領域, 否則酸民各個都是大老闆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