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轉載)騎了一年半,為何我最終選擇退坑 Gogoro(關箱文)

super yuan wrote:
人家不是轉出來了嗎!...(恕刪)

不好意思
請問有了解新加坡發電的發方式與發電成本對比別的國家嗎?
不然怎敢篤定的說炭排比油車高?
另外電能還有持續進化的可能
內燃機的效率提高的可能性還剩多少?

heliun wrote:
關於噪音的部分
GOGORO並不是沒有
馬達的聲音,是高頻的
聽起來非常不舒服
大白天車多時感覺不出來
當只夜晚有一台在你面前經過是就知道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了


晚上倒垃圾時,一台GOGORO迎面而來,伴隨著高頻嘰嘰聲,看來這是體貼其他路人,告知自己在這裡的自體發音警示系統呢~

tomfanny wrote:
現在的GOGO肉
就像是以前的黑金剛手機啊


以前大哥拿的黑金鋼手機,還可以拿來當武器,GOGORO只要不小心與地球接觸就要散架了,應該不能比

chenkusnyu1019 wrote:
不好意思請問有了解...(恕刪)


你可以致電新加坡代表處問問,
人家就確實依自己測試的碳排放量開了張罰單給車主!

不過新加坡目前仍以火力發電為主,
發電的碳排放量應該是比台灣合併核能的碳排放量高??!!
super yuan wrote:
人家不是轉出來了嗎...(恕刪)


供應端和消耗端的相互搭配,才能夠建立真正的低碳能源時代。

嘿呀...環保重點在上面這一句!

塔斯馬尼亞惡魔 wrote:
只有氫燃料才是未來。...(恕刪)</blockquote

但看網路上...

氫的生產非常困難。well-to-wheel(從油井到車輪)的能源使用效率低得可怕。

通過簡單方法獲得大量氫氣的過程並不比使用汽油環保。


來源

目前看起來

只能等核融合發電

還是回一下主題:

基本上本魯叔雖然不太喜歡GGR的月費機制

但真正阻礙我購買的就是過保後費用高昂的可能

如果態度是玩樂車... 那應該沒關係

如果態度是長期通勤車... 真的, 不用考慮GGR
贊同大大的說法,我也覺得沒有比較環保,電池耗材,酸液鹼液,一些塑膠射出的物件。都比原本的機車零組件汰換週期還來的短,就連連樓主所說的輪胎,換的次數都比原本的機車來的平繁...!!在製造這些零件實也是需要用電或燃油讓生產機器啟動的,一樣也是在排放二氧化碳或廢棄,靜下心來想想,這些其實只是商人或大財團的一個手段而已,我們一般百姓可能一輩子所造成的污染及廢氣,遠不及那些財團的工廠一天所產生的廢氣。我個人認為,如果有意提倡讓這我們生活環境的空氣及噪音跟工廠區有所區隔,就要讓賣價便宜,普羅大眾,讓大家都可以接受,這樣其他其他才有意義,而不是只是拿來覺得潮,或炫而已
mukaihara wrote: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恕刪)
楊小油 wrote:
贊同大大的說法,我...(恕刪)

你不會是想表演眼不見為淨吧?
你說那些工業污染.....
工業不就是為了生產給你用的東西? 不然你身邊的工業產品哪裡來的? 土裡長出來的?
我想表達的昰,說環保,其實也不見的多環保,只是在你使用當下沒看到他排放廢氣而已,搞不好造那台車加上他算好一台車使用壽命及基本購買的耗材,就差不多是你每天騎機車期五到六年排放的量了(我只是假設)。再來就是耐用度,廠商都希望消費者一直買,一直更新。造成耗材的使用壽命下降更換平率上升,這樣是不是就更容易造成環境汙染。

騎單車一個小時通勤的時候,真的很希望機車道有一堆電動車啊…
GOGORO快點推一下油車外型的好維修電動車吧,不用做的那麼炫啦
這車當初真的是戰的相當火熱,固定就有幾位滅火人士在護航!這台真的是缺點明大於優點的產品

這車走的都是特規路線,所謂特規就是個獨占營利的模式,至於哪些特規我就不說明...因為幾乎都是@@

開公司當然就是要賺錢這無可厚非,就算主公司設在開曼卻喊著要台灣支持國貨這也沒關係....
他最大失敗點是想要吃的餅太大,目標是交換電的獨占利益而非電動車的推廣與普及,所以變成現在這樣不上不下的@@

試想若像對岸小牛左右的價格,可在家自充也可使用交換站用悠遊卡之類的付費使用,市場不大賣特賣都很難!!!千萬別說速度上有差異,對岸是法規限制速度要解封速度這根本不是問題!

對岸電動車真的很發達這部分也是因為政府有強勢介入,對岸能我相信台灣會不能...因為市場利益,要汽油車退出市區幾乎是不可能,

台灣當初某些縣市的補助就已經可以在對岸買到相當好的電動車了,這點我到現在都還是難以理解-.-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