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汽油發電機帶動馬達引擎的可行性?


motolove wrote:
本田那一台油電車引...(恕刪)






好好查一下

引擎熱效率最好的阿特金森引擎是那一家的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timeriver235 wrote:
感覺就像脫褲子放屁
發電廠的效率大概是50%
內燃機的效率大概25%
內燃機的發電效率遠低於發電廠的效率


1.發電廠的朗肯循環要複式發電設備才有到60%,台灣大多是單級發電,包含核能發電廠都是,最高熱效率47%.............

2.內燃機的效率要看你是哪種循環,如果是Otto最高大概25%,如果是Diesel小引擎最高有35%,船用大引擎可能高達50%以上~

3.內燃機做為發電機時,是以最高效率運轉,同時供應馬達與電池,綜合下來比傳統內燃機更高,所以EREV一般是以電力為主,讓你上下班用電而已~

4.電力傳到你家再充電是會損耗的,能源效率不見得高到那去,目前之所以能維持低電價,是因為大多發電廠是燒煤,而煤是一個低價的能源來源~
DC10 wrote:
1.發電廠的朗肯循環要複式發電設備才有到60%,台灣大多是單級發電,包含核能發電廠都是,最高熱效率47%.


國電泰州發電公司,世界首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發電效率高達47.82%,高於當今國內外最好水平,發電煤耗256.8克/千瓦時,比當今世界最好水平低6克/千瓦時,比國內常規百萬千瓦機組平均水平低14克/千瓦時,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均達到燃氣機排放水平,實現超低排放。
http://www.ecct.org.tw/print/55_2.htm
循環電廠熱效率的提升首先是因為氣渦輪機允許較高的燃燒溫度。由於複循環電廠的低熱值(LHV)熱效率高於55%(目前有提升至60%的趨勢),加上使用清潔燃料或經淨化處理之燃料(可使用低價位燃料,如煤炭),使得複循環系統於非燃式廢熱回收蒸汽產生器(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簡稱HRSG,常稱為廢熱回收鍋爐)的配合下,非燃式或廢熱回收鍋爐之複循環系統的電力和蒸汽生產能力大為增加,此外,於廢熱回收鍋爐中另加燃料燃燒亦可提高其效率,同時也能彈性的提供蒸汽產量,如此一來,針對同時使用電力和蒸汽的工廠,複循環汽電共生系統之熱效率能達到90%。

應該是計算方式不同所產生的誤差。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地球国民 wrote:
國電泰州發電公司,世界首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發電效率高達47.82%,高於當今國內外最好水平,發電煤耗256.8克/千瓦時,比當今世界最好水平低6克/千瓦時,比國內常規百萬千瓦機組平均水平低14克/千瓦時,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均達到燃氣機排放水平,實現超低排放。


Baglan Bay power station

Specification
It is a CCGT-type power station that runs on natural gas. It has one General Electric H system gas turbine with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and a GE steam turbine. It has black start capability, using a 33MWe GE LM2500 gas turbine. It connects to the National Grid at 275kV. It is 60% thermally efficient.

幫你翻譯成中文怕你看不懂......

(發電廠)規格

該發電廠使用複式發電渦輪(CCGT),以天然氣為燃料,系統為通用電氣所生產的複式燃氣渦輪機組,機組內含熱回收蒸氣發電系統與通用電氣(生產)的H System™蒸氣渦輪機組,具有自啟動能力(black start capability),這台LM2500燃氣渦輪機具有33MWe的輸出,以275kV之電壓輸出連接到國家電網,整套設備擁有60%的熱效率

GE H System Gas Turbine

In 1995, GE, the world leader in gas turbine technology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introduced its new generation of gas turbines. This H System™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gas turbine ever to achieve the milestone of 60% fuel efficiency. Because fuel represents the largest individual expense of running a power plant, an efficiency increase of even a single percentage point can substantiall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over the life
of a typical gas-fired, combined-cycle plant in the 400 to 500 megawatt range.
BBdog3388 wrote:
減速剎車時的能量回存再使用也是很重要的。豐田設計prius油電車時這個設計非常令人佩服。


這個回收的能量很有限,且回收效率約40%...............

油電車省油的最大部分,撇開各家在引擎與變速箱下的功夫不算,是省在市區塞車時,引擎在車輛不行走的狀態下處於熄火狀態,簡單來說跟Start/Stop是同一個概念~
我比較好奇的是
為什麼現在台面上的油電混合車都是併聯式的
引擎要負責發電還要轉輪子
這樣動力系統不是更複雜嗎?

公車我知道有油電混和就是用串連式
引擎只負責發電
我的直覺是這樣引擎可以一直在最高效率運轉
為什麼油電轎車卻不是這樣使用?

是電動馬達馬力的問題?
還是引擎負載的問題?
jimpeng25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為什麼現在台面上的油電混合車都是併聯式的
引擎要負責發電還要轉輪子
這樣動力系統不是更複雜嗎?

公車我知道有油電混和就是用串連式
引擎只負責發電
我的直覺是這樣引擎可以一直在最高效率運轉
為什麼油電轎車卻不是這樣使用?

是電動馬達馬力的問題?
還是引擎負載的問題?


成本的問題,這種EREV需要安裝大電池來提供長途行駛,大電池也同時可以緩衝發電機的多餘電力,這套系統比Toyota那套複雜系統更貴,而且電池本身為了能達到10萬公里以上充放電的壽命,都只能用總容量的50%,所以大多油電車都走引擎可以驅動車輪的設計不是沒道理的~

xian555 wrote:
有概念車...雪弗蘭 VOLT就是配備汽油發電機的電動車...(恕刪)


我有一個概念,就是拿機車引擎裝在電動汽車上增程

現有的純電動汽車, 例如特斯拉, 為了要保持高續航力, 車上要配有大容量的鋰電池組, 而我們知道鋰電池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而且壽命也不夠長, 這成為電動車價格居高不下, 以及電池壽命時限的致命傷


如果縮小電動車上的電池模組規模, 降低蓄電量, 但是配備一顆機車引擎驅動發電機當備用能源
平常的日常通勤,因為距離不遠,就用在家充電於鋰電池來應付
當有出遠門長途行駛的需要,一出門就啟動機車引擎開始發電, 邊開車邊發電, 增加鋰電池的續航力
例如原有的電池組可以有100公里的續航電力,因為增程發電機的幫助,可以連續行駛200公里

當200公里之後, 因為電力完全耗盡, 需要在休息站停車休息, 此時引擎不停機, 持續發電為鋰電池充電, 人去休息
休息一陣子後再開車上路, 當然路途上引擎一直不休息全力發電的, 這樣再繼續行駛100公里後才會需要再度休息
當然如果休息站能提供市電的充電站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充電站的話就是完全依賴增程發電機

因為長途行駛不是經常發生, 短圖市區通勤才是正常的行駛狀態, 所以需要啟動增程發電機的時間不多, 主力是靠鋰電池組


當然以gogoro那種換電池的方式, 什麼續航力的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gogoro的致命傷是價格與費率啊
Brother_ant wrote:
這是我胡思亂想的,當(恕刪)

2016年日本日產汽車公司運用類似原理結構推出E-POWER的電油混合動力。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