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1016 wrote:
因為你一開始就搞錯,...(恕刪)
大哥,你答對了一半
條文是寫補助電動車產業,但目前的工業局,甚至是更高層及的計畫,是屬意補助電池(產業)的。
之前有個網友說的對,這部車賣的是能源--相對乾淨的電能。
廠商在意的除了銷售量之外,更在意的是對於"電池規格的主導權"。
現在電動車滿街跑,但除了都用輪子跑外,規格幾乎不能通用,最重要的電池跟充電站(器)也是。
這次廠商的主力,是想藉由精品、環保、乾淨的口號,把部分研發與架站成本轉嫁出去。
車體不是問題,統一充電站與電池規格才是終極目標,也因為政府想這樣推動才能一拍即合。
規格化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有機會降低產業的成本是考量之一。
廠商賣規格化電池、政府補助減碳、民眾電動車的電池與充電站(器)可以通用,電動車才推的起來。
環保署的立場,對這種降低空污排放的新產品不會拒絕,並且使用實名制補助到個體,法規問題小。
想要補助民眾換新汽油車,環保署想消滅大家都來不及了,還一直提高環保標準,不可能放補助給你。
想要超便宜價格買車的,據我的理解,他們歡迎您領年終之後來買,因為這還是虧錢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