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秘】代步車的新選擇---PGO電動機車

本來不是說10月要上市了???
現在十二月了...... 發生了什麼事?
NO SEAT FOR CORRUPTION!!!
我來講一下好了, 但是身為始作俑者之一, 有些問題就不要追究, 好嗎?

在我設計那個時代, 馬達動力原本是1.5KW x2, 36V主電力系統, 後來有人說"雙載"爬不上陽明山, 再加上考慮未來電力系統的主流, 所以才又改成2KW x 2, 48V主電力系統, 如果以當時的整體動力特性來看會是載重160Kg可直上12度坡, 啟動30Km/H定速程式, 續航約可達57Km, 最高時速55Km/H, 0~50Km/H加速約3.5秒.

複合電池取得美國專利只花了6個月的時間, 可見專利的獨特性. 主要是將電池分成儲能型(鋰電池)及動力型(動力鉛酸), 利用複合控制系統(就是車架下的那兩顆), 取得兩種電池的優點. 如果不是車身太重, 又一味講求動力特性, 兩種電池的壽命都可達最大理論值(3年及2年), 或許是這個原因, 量產車已降低最大輸出功率, 以車廠顯示的特性來估計, 應該是在1.35KW x2, 只有在Turbo按下的同時, 才可以輸出2KW x 2.
設計師出來說明了~~不錯喔~~

要是上市我應該會考慮買喔~~就算不買整車,至少也會買前輪的動力模組來改油電混合~~



另外說個題外話,像閃電霹靂車那種長相的車看起來很未來對吧??

但其實在1940年代就有長這樣的車做出了來,主要是用來挑戰陸上極速用的,將車體分割為左中右三個部分,中央為駕駛座與引擎,左右為輪胎和油箱,這樣可以將"前投影面積"減少到傳統的一半,所以空氣阻力也是減半,用相同的引擎出力可以跑出1.4倍(根號2倍,因為空氣阻力跟速度的平方成反比)的極速喔~~

像Go Kart為了降低前投影面積和空氣阻力也是將Side Pad(側防撞筒)裝在兩邊的前後輪之間,還能藉由調整Side Pad與後輪間的距離來調整後輪的空力下壓值喔~~

大家若多去看看過去一兩百年的設計,就能發現這兩百年來人類其實只有電能化學材料有較多的進步,其他的東西老祖先早就做出來了~~大家可知道磁浮列車(磁浮線性馬達)是早在19世紀就做出來了嗎??
Roger陳
那到底何時販售阿~好像從2007年一直到現在,
正在改款嗎^^
超期待的
繼續等吧,即使油價漲到千,台灣也要有足夠的非碳發電才能變主流
有些人勇於冒險,死不認錯,好騙難教!聽騙不聽勸.
大家討論的是這台嗎?
PGO機車 E-BUBU電動車

http://www.pgo.com.tw/EBUBU.shtml
最近覺得我的老50cc機車快掛了
想找輛代步機車
平時近距離都騎單車
遠距離就開車
機車只是代步(上班或是市區買買東西...)
不知道有沒有騎過(或聽過)的經驗可分享




找到幾篇文章
追求環保代價大!PGO e-Bubu短程試騎心得
http://funp.com/t989685#p=989685
啊...e-Bubu高達7.98萬的售價(這麼貴呀....)


一步步的無聲體驗,PGO e-BuBu電動車一週試駕
http://auto.sina.com.tw/cgi-bin/file/file_view.cgi?qry=0303002a9060102


電池的問題就看看這台灣之光的水電池何時可以進化到驅動一台機車了。
水電池文章
我比較懷疑的一點....這台到新竹去會發生什麼事??
會不會出現幽靈BUBU車隊
到現在還買不到@@,
到底能不能量產阿~

等的我從有錢可以買,
到現在快沒錢可買了@@
不知現在e-bubu售價多少?
沒人開箱,很怕買到一堆問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